[發明專利]有機導電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2322.9 | 申請日: | 2012-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24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山西正人;千種康男;細見哲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瀨化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9D5/24 | 分類號: | C09D5/24;C09D7/12;G02B1/04;B65D65/40;H01B5/00;H01B5/14;H01B1/12;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蘭;張志楠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導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耐久性優異的有機導電膜以及具有這樣的有機導電膜的光學膜、包裝材、透明電極膜和液晶顯示盒。
【背景技術】
作為顯示屏用途等中使用的透明導電膜(透明電極等),已知有由ITO等無機系透明導電材料形成的導電膜。
但是,在使用ITO的透明導電膜的形成中,通常是使用大規模的真空裝置利用濺射等方法來進行的,有制造成本增高的傾向。
另外,ITO含有作為稀有金屬(所謂rare?metal)的銦,人們擔心其資源的枯竭。
因此,近年來,正積極嘗試使用導電性聚合物作為ITO的代替材料。
對于作為有機導電材料的導電性聚合物,可通過基于輥涂機、印刷等濕法工藝的簡便方法來進行其成膜,并且由于導電性聚合物為有機物,因而與無機系導電材料相比,其在資源豐富存在這一點上占優勢地位。
在該領域中,已知業已可將導電性聚合物用于幾乎各種用途中;但在使用導電性聚合物進行成膜的情況下,其膜厚一般是均勻的。另一方面,與由無機系導電材料形成的導電膜相比,使用導電性聚合物形成的有機導電膜有耐熱性、耐候性低、耐久性差這樣的課題。例如,作為導電性聚合物廣泛已知的是聚噻吩系導電性聚合物(例如PEDOT/PSS),但已知其導電性隨時間推移而降低,有人認為其劣化機制乃空氣中的氧造成的氧化反應(例如非專利文獻1)。
另外,本發明人也認識到,在使用聚噻吩系導電性聚合物形成均勻的膜的情況下,其導電性緩慢地喪失,不耐長期使用。
【現有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工藤康夫編著、Electronic?Journal?Archives?No.118、電子專刊(電子ジャーナル)、2011年、133頁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課題,提供耐久性優異的有機導電膜以及具備這樣的有機導電膜的光學膜、包裝材、透明電極膜和液晶顯示盒。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使有機導電膜的單面的最大高度(Rz)相對于平均膜厚為35%以上,可顯著提高有機導電膜的耐久性,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為使用至少含有導電性聚合物的導電性組合物形成的有機導電膜,該有機導電膜的特征在于,其單面的最大高度(Rz)相對于平均膜厚為35%以上。
在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中,上述導電性聚合物優選為聚噻吩系導電性聚合物。
并且,上述聚噻吩系導電性聚合物優選為具有下述式(I)的重復結構的聚(3,4-二烷氧基噻吩)或聚(3,4-亞烷基二氧噻吩)與摻雜劑的復合物(複合體):
【化1】
(式中,R1和R2相互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C1-4烷基、或者一起表示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的C1-4亞烷基)。
本發明的光學膜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
本發明的包裝材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
本發明的透明電極膜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盒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中,由于其單面的最大高度(Rz)相對于平均膜厚為35%以上,因而耐久性極為優異。
并且,具備這樣的有機導電膜的光學膜、包裝材、透明電極膜和液晶顯示盒也分別具有優異的耐久性。
【附圖說明】
圖1(a)為示意性示出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的一例的截面圖,圖1(b)~圖1(d)為示出了圖1(a)所示的有機導電膜的劣化的經時變化的示意圖。
圖2(a)為示意性示出了現有的有機導電膜的一例的截面圖,圖2(b)~圖2(d)為示出了圖2(a)所示的有機導電膜的劣化的經時變化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11、21基材
12a、22a有機導電膜
12b、22b劣化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對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進行說明。
本發明的有機導電膜為使用至少含有導電性聚合物的導電性組合物形成的有機導電膜,該有機導電膜的特征在于,其單面的最大高度(Rz)相對于平均膜厚為35%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瀨化成株式會社,未經長瀨化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232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