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凈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91745.9 | 申請日: | 2012-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6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鐵耀;蔣啟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泓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錢成岑;詹永斌 |
| 地址: | 610213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 凈化 裝置 | ||
1.一種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1)密封形成的密閉容器,容器的內部被第二隔板(3)和第一隔板(4)分隔為橫向布置的三個區域,分別為厭氧一區(A)、好氧區(B)和厭氧二區(C),其中好氧區(B)上方的容器頂部設置有通氣口(15),厭氧一區(A)的上部與好氧區(B)的下部連通,好氧區(B)的上部與厭氧二區(C)的下部連通,在該容器上設置有進料管(6)和出料管(5),其中進料管(6)連通厭氧一區(A)與外部,出料管(5)連通厭氧二區(C)與外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隔板(4)的下部設置有第一出渣孔(14),所述第一出渣孔(14)連通厭氧一區(A)與好氧區(B),在第一出渣孔(14)處設置有第一蓋板(10)進行密封;在第二隔板(3)的下部設置有第二出渣孔(13),所述第二出渣孔(13)連通好氧區(B)與厭氧二區(C),所述第二出渣孔(13)處設置有第二蓋板(9)進行密封。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上設置有第一過水管(8),第一過水管(8)的入口位于厭氧一區(A)的上部形成溢流口,出口位于好氧區(B)的下部;所述第二隔板(3)上設置有第二過水管(7),第二過水管(7)的入口位于好氧區(B)的上部形成溢流口,出口位于厭氧二區(C)的下部;所述出料管(5)的入口位于厭氧二區(C)的上部形成溢流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容器的內壁上設置有兩個環繞容器內壁的環形槽,分別為第一環形槽(17)和第二環形槽(16),所述第一隔板(4)密封鑲嵌于第一環形槽(17)內,所述第二隔板(3)密封鑲嵌于第二環形槽(16)內。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容器由左右對稱布置的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1)密封形成,所述通氣口(15)位于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1)的接縫處,其中出料管(5)位于第一殼體(2)上,進料管(6)位于第二殼體(1)上,所述第一環形槽(17)位于第一殼體(2)的內壁,所述第二環形槽(16)位于第二殼體(1)的內壁,或者所述第一環形槽(17)和第二環形槽(16)分別由第一殼體(2)的內壁與第二殼體(1)的內壁上的兩道凹槽拼合而成;或者該容器由上下布置的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1)密封形成,所述通氣口(15)、出料管(5)和進料管(6)均設置于第一殼體(2)上,所述第一環形槽(17)和第二環形槽(16)分別由第一殼體(2)的內壁與第二殼體(1)的內壁上的兩道凹槽拼合而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2)上設置有第一法蘭(11),所述第二殼體(1)上設置有第二法蘭(12),所述第一殼體(2)與第二殼體(1)之間通過第一法蘭(11)與第二法蘭(12)定位并密封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閉容器的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或多邊形。
8.如權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污水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殼體(2)和第二殼體(1)采用玻璃鋼或塑料材料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泓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泓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174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