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酮加氫聯產異丙醇與甲基異丁基酮的催化劑的制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291296.8 | 申請日: | 2012-08-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6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發明(設計)人: | 南軍;于海斌;張景成;張玉婷;耿姍;劉新普;曲曉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 |
主分類號: | B01J23/755 | 分類號: | B01J23/755;C07C31/10;C07C29/145;C07C49/04;C07C45/73;C07C27/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酮 加氫 聯產 異丙醇 甲基異丁基酮 催化劑 制法 | ||
1.一種丙酮加氫聯產異丙醇與甲基異丁基酮的催化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劑包含氧化鋁載體和負載在γ-Al2O3載體上的Ni、Mg,以催化劑的總重量計,含有10~18%的Ni、3~8%的Mg,余者為氧化鋁載體;催化劑的BET比表面積為100~180m2/g,孔容為0.35~0.55mL/g;包括如下工序:
????(1)載體制備:取擬薄水鋁石粉體,添加一定量的粘結劑、助擠劑,擠條成型或轉動造粒,在100~150℃干燥6~12小時,再在600~750℃下焙燒2~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降溫,得到條形或球形載體;
????(2)浸漬硝酸鎂:采用飽和浸漬法負載上助劑鎂,然后在100~150℃干燥6~12小時,再在400~500℃下焙燒2~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
????(3)負載活性金屬鎳:常溫下用硝酸鎳配成一定濃度浸漬溶液,將經過(2)步驟得到的半成品浸漬于硝酸鎳溶液中,在室溫下浸漬10~24小時,過濾后取出,在120~150℃下烘干12小時以上,再在350~480℃下焙燒2~6小時,然后自然冷卻;
????(4)重復負載活性金屬鎳:烘干后半成品再次浸漬于硝酸鎳的浸漬液中,重復步驟(3)一次,然后在400~450℃焙燒2~4小時后得到催化劑成品。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劑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催化劑的用途:
在氫氣存在的情況下,以丙酮為原料,在裝有所制催化劑的固定床反應器中進行加氫反應;所制催化劑首先需要在氫氣流中于300~400℃還原4~12小時,還原氣氛為H2或H2/N2或H2/He的混合氣,氫氣含量為3~95v%,還原壓力選擇低于反應壓力條件下維持系統一定正壓即可;還原結束后降溫至所需反應溫度進行反應,丙酮與氫氣的加氫反應在固定床反應器中進行,在反應壓力0.5~2MPa、反應溫度120~160℃,丙酮的液時體積空速為0.5~2h-1,氫氣與丙酮的體積比為50~400條件下進行加氫反應;加氫物料進入后續精餾單元,分離出異丙醇、甲基異丁基酮后,未反應的少量丙酮與氫氣循環進入固定床反應器與新鮮進料混合后繼續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129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全頻帶地震信息挖掘的儲層成像技術
- 下一篇:熱膨脹性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