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異構設備的短信服務平臺及其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1271.8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13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孫金剛;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14 | 分類號: | H04W4/14;H04W8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設備 短信 服務 平臺 及其 實現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異構設備的短信服務平臺及其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軟件系統中的短信服務,即發送短信通知功能,它在很多軟件系統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監控管理系統,短信通知可以幫助系統管理員及時掌握系統運行情況,及時處理突發事件,保障系統正常運行。
在軟件系統中,這種短信服務的實現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調用第三方廠商提供的短信服務,如網絡短信平臺,二是連接短信設備調用短信設備的驅動程序發送短信。
對于短信服務的實現,使用現有的技術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調用網絡短信平臺需要連接互聯網,連接短信設備會根據設備的接口不同,例如串口,網口和USB口等,使用的驅動程序也不同,所以代碼實現的方式也略有不同。問題是如果軟件系統選定某一種實現方式,當系統部署時,會有諸多因素導致無法安裝短息設備。以至于導致軟件的重新開發,給項目的進度和質量上帶來重大的影響。
例如集群監控管理系統,在項目部署階段,若機房不能連網,則不能使用網絡短信平臺;若機房屏蔽手機信號,由于串口連接線長度的限制,則可能不能使用串口短信設備,還有受到服務器主機空閑接口的限制,則可能不能使用網口和USB口短信設備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于異構設備的短信服務平臺及其實現方法,作為短信服務平臺,對第三方系統提供接口,支持短信網絡平臺和上述各種接口類型的短信設備,實現系統運行時短信設備可插拔,并且各種設備可以協同運行在軟件系統中。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適用于異構設備的短信服務平臺,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短信服務平臺包括依次連接的配置信息管理模塊、短信設備控制模塊、短信任務調度模塊和短信服務平臺接口。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管理模塊用于提供配置信息和圖形操作界面,并且調用所述短信設備控制模塊后,測試短信設備對應的后臺服務功能。
其中,所述測試的后臺服務功能包括:
a)添加短信設備;
b)編輯配置信息;
c)刪除配置信息;
d)啟動短信服務;
e)停止短信服務;
f)查看設備狀態;
g)查看后臺服務啟動/停止時間;
h)調度時間設置;
i)操作信息反饋;
j)短信日志查詢。
其中,所述短信設備控制模塊用于提供對短信設備的控制處理。
其中,所述對短信設備的控制處理包括:
(1)提供短信設備的驅動程序的集成;
(2)判斷所述短信設備類型;
(3)判斷所述短信設備其是否處于異常狀態;
(4)對配置信息管理模塊提供控制啟動和停止短信服務的接口。
其中,所述短信任務調度模塊用于在連接短信設備時,判斷是否有短信任務,保存任務后進行派發。
其中,所述短信服務平臺接口用于與第三方系統通信,接收短信任務。
本發明基于另一目的提供的一種適用于異構設備的短信服務平臺的實現方法,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實現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所述配置信息模塊根據實際部署的短信設備的類型和數量,添加配置信息。
步驟二:所述短信設備控制模塊與所述配置信息模塊通信,啟動短信服務流程;
步驟三:所述短信服務平臺接口與第三方系統通信,接收并存儲短信任務;
步驟四:所述短信任務調度模塊監聽到短信任務后,進行短信任務處理流程,并派發給一個短信設備發送短信,保存發送結果。
短信任務,即短信內容和接收手機號碼,發送優先級,發送人等信息
其中,步驟二短信設備控制模塊啟動短信服務流程包括如下步驟:
①讀取配置信息;
②根據配置信息中的短信設備類型,通過短信設備控制模塊選擇驅動程序;
③調用短信設備發送測試信息;
④判斷發送的測試信息是否發送成功,是則進行步驟四,否則返回錯誤信息。
其中,步驟四短信任務處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驟:
1)從所述短信設備控制模塊的數據庫取一條待發送任務;
2)判斷發送任務是否存在,是則更新任務狀態為正在發送,并進行步驟3),否則進程休眠并返回步驟1);
3)任務發送至所述短信設備控制模塊處理;
4)更新任務狀態為已發送或者發送失敗。
與現有技術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未經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127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