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90367.2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9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宏;徐敏軍;支建海;陳禮群;楊建行;錢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劉誠午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纖維 拉伸 性能 測試 方法 | ||
1.一種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裝置實現,該裝置包括:主體支架、安裝在所述主體支架上的中心軸、至少兩個繞絲架以及用于支撐繞絲架的固定桿和伸縮桿,所述固定桿和伸縮桿均一端與所述繞絲架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軸上,其中,至少有一個繞絲架通過伸縮桿支撐,至少有一個繞絲架通過固定桿支撐;
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環氧樹脂、固化劑和丙酮按質量比10∶0.5~2∶10~30配成環氧樹脂膠液;
(b)將待測碳纖維復絲纏繞在繞絲架上,將纏繞好待測碳纖維復絲的繞絲架連同中心軸、固定桿和伸縮桿從主體支架上取下,在環氧樹脂膠液浸膠0.5min~10min;
(c)浸膠完成后抖動繞絲架,然后將繞絲架連同中心軸、固定桿和伸縮桿一起放回主體支架上,再拭去多余膠液,調節伸縮桿控制浸膠后碳纖維復絲的張力,調節至碳纖維復絲平直;
(d)將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裝置在60℃~150℃烘干30min~120min,冷卻后剪下固化的碳纖維復絲;
(e)將固化的碳纖維復絲制備試樣,并于5℃~40℃下放置5h~48h得到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測試樣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將環氧樹脂、固化劑和丙酮按質量比10∶0.8~1.2∶15~25配成環氧樹脂膠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的環氧樹脂為E44型環氧樹脂或者E51型環氧樹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的固化劑為三乙烯四胺、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氧樹脂膠液配制完成后密封保存5h~10h使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在環氧樹脂膠液浸膠0.5min~3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和伸縮桿均與所述中心軸垂直;
所述繞絲架包括兩根設有防滑缺口的繞絲桿,兩根設有防滑缺口的繞絲桿與所述中心軸三者相互平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和伸縮桿均為四根,設置在兩個不同的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的軸向的平面上,每個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的軸向的平面設置兩根固定桿和兩根伸縮桿;
所述繞絲架為四個,每個繞絲架由位于兩個不同的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的軸向的平面上的固定桿或者伸縮桿固定,每個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的軸向的平面上的固定桿與伸縮桿交替設置且相互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和伸縮桿的長度為145mm~290mm;
每個繞絲架中,兩根設有防滑缺口的繞絲桿的間距為10mm~50m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拉伸性能測試的制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包括與所述繞絲架連接的內桿以及與所述中心軸連接的外管,所述內桿與外管間隙配合,所述外管內設有壓緊彈簧,所述壓緊彈簧一端頂緊所述中心軸,另一端頂緊所述內桿的端部,所述內桿上套設有內螺紋套,所述內桿伸入所述內螺紋套的一端設有限位凸起,所述外管上設有與所述內螺紋套上的內螺紋相配的外螺紋;
所述外管上設有導向孔,所述內桿上設有與該導向孔配合的凸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036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功補償控制器
- 下一篇:有翼列車及其導航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