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系統及其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90178.5 | 申請日: | 2012-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6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袁長波;徐延熙;王艷芹;姚利;邊文范;曹德賓;劉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C12P5/02;C05F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呂利敏 |
| 地址: | 250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有機 廢棄物 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弧形處理池和物料網箱,所述弧形處理池包括入口好氧區、厭氧區和出口好氧區;所述的厭氧區位于在弧形處理池的底部位置,在厭氧區的兩邊分別對稱設置有入口好氧區和出口好氧區與厭氧區相連通;在所述弧形處理池的頂部且與所述厭氧區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帶導氣管的拱形頂;在弧形處理池的池底貫穿入口好氧區、厭氧區和出口好氧區設置有軌道,所述的物料網箱沿軌道承載有機廢棄物依次經過入口好氧區、厭氧區和出口好氧區;所述的導氣管通過單向閥與沼氣出氣管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網箱包括不銹鋼箱壁,在所述的不銹鋼箱壁上均勻分布設置有直徑為1-2cm的通孔,相鄰通孔之間的間距為2-3cm,在所述不銹鋼箱壁的內側設置有由網絲編成的網孔為8-10目的網片,所述網絲的直徑0.3-0.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網箱的底部設置有輪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弧形處理池內設置有多個相連的物料網箱,所述相鄰物料網箱之間通過金屬鏈環相連;在出口好氧區處設置有牽引機構,所述的牽引機構與靠近出口好氧區的物料網箱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軌道底部設置有H形氣體回流分管與氣體回流總管相連,所述氣體回流總管通過氣體增壓泵與拱形頂的導氣管相連通,所述氣體回流總管采用直徑6-12cm的PPR管,H形氣體回流分管采用直徑4-8cm的PPR管,在H形氣體回流分管上每間隔5-10cm,開設一直徑2-3cm的圓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頂的拱高為厭氧區寬度的1/3—3/4。
7.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系統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驟如下:
(1)將有機廢棄物裝進物料網箱;
(2)將所述的物料網箱沿軌道置于入口好氧區;
(3)向弧形反應池內注水,注水全部沒過厭氧區;
(4)將物料網箱滯留在入口好氧區1-2天后再沿軌道滑入厭氧區滯留15-25天;
(5)將物料網箱再推入出口好養區滯留1-2天;依次再按步驟(1)-(2)添加新的物料網箱,隨時向弧形處理池注水,保持所述弧形處理池內的水沒過厭氧區;
(6)在步驟(4)中所產生的沼氣沿導氣管、沼氣出氣管排出備用;
(7)將經步驟(1)-(5)處理后的有機廢棄物進行晾曬處理,形成肥料,最終回歸土地。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所產生的沼氣沿導氣管、氣體加壓泵回流至弧形處理池的底部,沿H形氣體回流分管對池中浸泡的有機廢棄物進行氣體回流攪拌。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6)中,當所述厭氧區內的沼氣壓力達到4Kpa時,開啟單向閥將所產生的沼氣沿導氣管、沼氣出氣管排出備用。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根據晾曬出的肥料的用途不同,晾曬時間也不同:
若將晾曬出的肥料作為基肥,需對經步驟(1)-(5)處理后的有機廢棄物晾曬1-2天;
若將晾曬出的肥料作為追肥:需對經步驟(1)-(5)處理后的有機廢棄物晾曬3-5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017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