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層構式換熱脫硫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9476.2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74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文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文初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6;B01D47/06;F28D7/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24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層構式換熱 脫硫 裝置 | ||
1.一種層構式換熱脫硫裝置,包括散風器(2)、換熱柜(4)、脫硫柜(20)和引風機(2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柜(4)的前端連接散風器(2),上端設有水箱(3),柜內設有集熱構件1(6)和集熱構件2(7)。下端設有集塵斗(17),后端設有與脫硫柜(20)相連通的矩形通風口(19);脫硫柜(20)內設有防返柵(21)、隔板(22)和噴頭(23),下端設有水槽集塵斗(24),后端設有圓形排風口(26),并與引風機(28)相連通;鍋爐廢氣經散風器(2)進入換熱柜(4)換熱除塵后,再送入脫硫柜(20)作脫硫和再次除塵處理,由引風機(28)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風器(2)的外形為梯形體,其小端口處設有橫向散風葉片(6)和豎向散風葉片(5),其中,橫向散風葉片(6)的安裝角度從水半方向自上而下逐漸增大,豎向散風葉片(5)的安裝角度從中線向兩側逐漸增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風器(2)的大端的高度、寬度與換熱柜(4)的進風口(5)相同,并與之緊密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柜(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柜(4)為立方體,其前端有進風口(5)與散風器(2)緊密連接,上端設有水箱(3),下端設有多個集塵斗(17),后端設有矩形通風口(19)與脫梳柜緊密連接;換熱柜(4)內等距并相間安裝著集熱構件1(6)和集熱構件2(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熱構件1(6)和集熱構件2(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熱構件1(6)和集熱構件2(7)的高度、寬度與換熱柜(4)內高度、寬度相同,并均由集熱總管(8)、集熱管(9)、水箱接頭(10)和集熱片(11)構成,其中,集熱構件1(6)的集熱片(11)靠上集熱總管(8)安裝,集熱構件2(7)的集熱片(11)靠下集熱總管(8)安裝。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塵斗(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塵斗(17)上寬下窄,其長度與換熱柜(4)的寬度相同,上端寬度與兩相鄰的集熱構件2的距離相同,并與之及換熱柜(4)底邊緊密連接,集塵斗(17)下端設有排污閥1(18)。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柜(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硫柜(20)的前端通過矩形通風口(19)與換熱柜(4)相連通,下端設有水槽集塵斗(24),后端設有圓形通風口與引風機(28)相連通;脫梳柜(20)內設有防返柵(21)、噴頭(23)和隔板(22);其中,除第一排噴頭(23)安裝在防返柵(21)下方外,其余各排均安裝在兩隔板(22)上方中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脫硫柜(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槽集塵斗(24)為倒金字塔形的金屬殼體,上端無蓋,且長度、寬度均與脫硫柜(20)的下端相同,并與之緊密連接;水槽集塵斗(24)的下端設有排污閥2(25),水槽集塵斗(24)的工作水位應略高于下錯安裝的隔板(22)。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脫硫柜(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22)的寬度與脫硫柜(20)內寬度相同,高度小于脫硫柜(20)內高度;隔板(22)等距并上下交錯地安裝在脫硫柜(20)內。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脫硫柜(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硫柜(20)后端設有圓形排風口(26)與引風機(28)相連通,圓形排風口(26)的下沿應高于水槽集塵斗(24)的最高蓄水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文初,未經林文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947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