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孔脹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9252.1 | 申請日: | 2012-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4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艷彬;陳建國;王曉彬;溫彩鳳;郭艷;吳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電器(合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4 | 分類號: | B21D39/04;B21D5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殼管換熱器制作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孔脹接裝置。
背景技術
殼管換熱器又可稱為管殼式換熱器,也可稱為列管式換熱器。是以封閉在殼體中管束的壁面作為傳熱面的間壁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結構較簡單,操作可靠,能在高溫、高壓下使用,是目前應用最廣的類型。
殼管換熱器上至少具有一個管板面,每個管板面上排列有多個換熱管,每個管板面上的換熱管具體的劃分為多個標準排列單元,每個標準排列單元則具有多排換熱管。
殼管換熱器的生產制造過程中,需要對殼管換熱器中的換熱管進行脹接,現在多為單人單設備單孔循環脹接,脹接效率低下,而且單點脹接時,對孔橋距離小、厚度薄的管板而言,相鄰管板孔會存在影響,會對已脹接的換熱管造成局部松動。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多孔脹接裝置,實現多根換熱管的同時脹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孔脹接裝置,實現多根換熱管的同時脹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孔脹接裝置,用于多根換熱管的脹接,包括脹接單元,所述脹接單元包括多個脹頭,還包括驅動所述脹接單元對所述換熱管進行膨脹的動力裝置。
優選的,上述脹頭為液壓脹頭,所述動力裝置包括主液通道、與所述主液通道連通的多個分液通道和與所述主液通道連通的液壓泵,所述液壓脹頭與所述分液通道連通。
優選的,上述脹接單元的多個脹頭按多根所述換熱管的排列形狀固定排列。
優選的,上述的多孔脹接裝置包括多個脹接單元。
優選的,上述脹頭為機械脹頭,所述動力裝置包括主推動板和驅動所述主推動板做直線運動的驅動器,所述脹頭的末端固定在所述主推動板上。
優選的,上述脹頭內部具有第一潤滑油通道,所述脹頭的圓壁上具有潤滑油噴孔,所述第一潤滑油通道與所述潤滑油噴孔連通。
優選的,上述主推動板設置有第二潤滑油通道和與所述第二潤滑油通道連通的潤滑油入口,所述第一潤滑油通道與所述第二潤滑油通道連通。
優選的,上述脹頭的頂端到末端直徑漸增,所述脹頭的末端的直徑與所述換熱管的膨脹直徑相同。
優選的,上述脹頭的頂端到末端具有多段直徑不同的圓壁,所述圓壁之間漸變圓弧過渡。
優選的,上述脹頭的頂端具有倒角。
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多孔脹接裝置,用于多根換熱管的脹接,包括脹接單元,所述脹接單元包括多個脹頭,還包括驅動所述脹接單元對所述換熱管進行膨脹的動力裝置。此處的多孔可以理解為一次一排、一次多排、一次一個標準排列單元、一次多個標準排列單元、一次單個管板面或者一次兩個管板面,使用時,動力裝置將脹接單元中的多個脹頭推入到多根換熱管中,然后脹頭進行脹接工作,從而實現多根換熱管的同時脹接,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穩定了脹接質量,不會對已脹點造成局部松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多孔脹接裝置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分解剖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多孔脹接裝置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分解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多孔脹接裝置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中脹頭的分解剖視示意圖;
圖4為現有技術中多根換熱管的第一種排列形狀示意圖;
圖5為現有技術中多根換熱管的第二種排列形狀示意圖;
圖6為現有技術中多根換熱管的第三種排列形狀示意圖;
圖7為現有技術中多根換熱管的第四種排列形狀示意圖;
圖8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多孔脹接裝置一種脹接方式示意圖。
上圖1-8中:
主液通道101、分液通道102、液壓脹頭103、殼管換熱器104、換熱管105、堵頭106、驅動器201、第二潤滑油通道202、潤滑油入口203、潤滑油蓋板204、螺栓205、主推動板206、接頭207、機械脹頭208、第一潤滑油通道209、潤滑油噴孔210、多孔脹接裝置301、未脹接的換熱管302、已脹接的換熱管303。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多孔脹接裝置,實現多根換熱管的同時脹接。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電器(合肥)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電器(合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92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