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牛糞與豬糞混合厭氧發酵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9099.2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61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關正軍;鄭國香;范金霞;李文哲;畢蘭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4 | 分類號: | C02F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牛糞 混合 發酵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厭氧發酵技術,主要涉及一種牛糞與豬糞混合厭氧發酵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利用厭氧發酵處理畜禽養殖場糞便多采用單一原料發酵的方法,尤其是養牛場牛糞,在中溫厭氧發酵過程中,粗纖維難于被厭氧微生物利用,容易形成浮渣;采用固液分離后發酵,可以避免產生浮渣,發酵周期大幅度縮短,但導致發酵料液的總固體含量(TS)在6.5%左右,發酵濃度低,反應器設備利用率低,影響了利用牛糞厭氧發酵生產沼氣的經濟效果。采用單一豬糞原料發酵存在碳氮比低,容易形成氮積累,影響發酵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研究提供一種牛糞與豬糞混合厭氧發酵方法,解決單一牛糞發酵濃度低和單一豬糞發酵碳氧比低的技術性問題,達到縮短水力停留時間、節約用水、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甲烷產率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牛糞與水按質量比5:2混合,利用螺旋壓榨固液分離裝置對前述的注水牛糞在分離間隙為1.5mm條件下完成纖維與快速發酵成份的分離,得到固形物部分和牛糞分離液,分離后固形物部分的TS不小于40%,牛糞分離液部分TS達到6.5—7%,C/N達到18—20;將牛糞分離液與TS為27—28%、C/N為13—15的鮮豬糞按質量比5—7.5:1比例混合,混合后料液TS為9—10%、C/N為16—18;利用上述混合后料液進行兩相厭氧發酵,發酵溫度35±2℃;產甲烷相啟動時,以發酵后的料液作為接種物,接種量與總量的質量比為30%,經過發酵完成產甲烷相的啟動;混合料液酸化5天后進入產甲烷反應器內,每天進料量為產甲烷反應器有效容積的1/10,使混合后料液中可產甲烷成份充分發酵,總水力停留時間15天,發酵得甲烷產物。
本發明充分利用了牛糞和豬糞中的有機廢棄物,解決了沼氣工程發酵原料單一、發酵濃度低的問題,使發酵原料的C/N值在適宜的發酵范圍內,同時,采用兩相厭氧發酵工藝,縮短了水力停留時間,提高了設備利用率,節約用水,提高了甲烷產率,甲烷產率達到135L/kgVS以上,顯示該工藝具有非常顯著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一種牛糞與豬糞混合厭氧發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牛糞與水按質量比5:2混合,利用螺旋壓榨固液分離裝置對前述的注水牛糞在分離間隙為1.5mm條件下完成纖維與快速發酵成份的分離,得到固形物部分和牛糞分離液,分離后固形物部分的TS不小于40%,牛糞分離液部分TS達到6.5—7%,C/N達到18—20;將牛糞分離液與TS為27—28%、C/N為13—15的鮮豬糞按質量比5—7.5:1比例混合,混合后料液TS為9—10%、C/N為16—18;利用上述混合后料液進行兩相厭氧發酵,發酵溫度35±2℃;產甲烷相啟動時,以發酵后的料液作為接種物,接種量與總量的質量比為30%,經過發酵完成產甲烷相的啟動;混合料液酸化5天后進入產甲烷反應器內,每天進料量為產甲烷反應器有效容積的1/10,使混合后料液中可產甲烷成份充分發酵,總水力停留時間15天,發酵得甲烷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90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