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免噴涂高透明高光澤的ABS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8752.3 | 申請日: | 2012-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63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斌;趙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龍甲(上海)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5/12 | 分類號: | C08L25/12;C08L33/12;C08L51/04;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 31127 | 代理人: | 吳干權;錢品興 |
| 地址: | 2016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噴涂 透明 光澤 abs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ABS合金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可以通過雙螺桿擠出機擠出方式得到免噴涂高光澤透明ABS合金材料的新方法。
[背景技術]
ABS樹脂:化學名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具有優異的抗沖擊性、耐低溫性、耐化學性及優良的電氣性能還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穩定等特點。但是ABS材料耐刮擦性差,因此ABS合金材料應用在終端領域前,絕大部分ABS材料需要噴涂以獲得足夠耐刮擦性,ABS塑料涂層厚度一般為15-20μm,通常需要噴涂2~3道才能完成。一道噴涂后需要晾干,再進行第二次噴涂。需要高光澤的表面還必須噴涂透明涂料。涂完后可在室溫下自干,也可在60℃條件下烘烤30min。這些加工工藝不僅增加了ABS合金材料的加工成本,而且噴涂工藝還會對工人健康和環境保護產生危害。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免噴涂高光ABS樹脂,加工工藝基本上是采用ABS樹脂添加PMMA樹脂樹脂以及相容劑MBS制成,但是這種工藝制成的高光ABS樹脂在實際生產中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PMMA與ABS樹脂中的游離的丙烯腈不相容,導致PMMA樹脂與ABS樹脂在微觀相上存在相分離現象,因此該合金材料不是均一體系,造成該材料染色后在注塑成型的產品中出現色斑,因此該材料存在注塑成型時產品合格率低,在實際生產中造成了大量的廢料。2)由于ABS樹脂本身的不透明性,因此該合金材料也不透明,從而造成了材料在后期染色的過程中為了達到色彩艷麗、亮澤的效果就需要添加更多的色粉甚至采用價格更高的染料,因此大大提高了使用該材料的成本價格。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透明ABS樹脂通過石化企業反應釜聚合得到,因此該透明ABS樹脂性能單一,尤其是材料的硬度達不到耐刮擦性能要求(鉛筆硬度小于H級),因此市場上透明ABS樹脂雖然具有較高的透明性,但是硬度達不到使用要求,大大限制了該材料在各應用領域中的使用。本發明中的免噴涂、高光澤透明ABS合金材料采用PMMA樹脂、AS樹脂添加MBSMBS以及其它助劑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加工制得,不僅在實際生產中解決上述缺陷,而且可以通過一步法擠出具有免噴涂、高透明性、高光澤的ABS樹脂。
目前應用在電子材料包裝領域中的透明ABS合金材料,基本上都存在表面硬度低、透明性差得問題,本發明中的高光澤透明ABS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高透明度等特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要解決現有技術中ABS合金材料無法很好的滿足高硬度和高透明度特性,提供一種免二次加工噴涂的,采用AS與MBS制備高透明和高硬度ABS的全新制備工藝。
所述的ABS材料是由以下配方制成的,
所述的MBS是通過乳液接枝聚合制得的三元聚合物,該三元聚合物亞微觀形態上具有核殼結構,粒子的核心是丁苯橡膠或聚丁二烯,外殼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形成的硬殼層。
所述的PMMA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總透光率高于85%,洛氏硬度HRB大于110。
所述的MBS為核殼結構的MBS類MBS,MBS是通過乳液接枝聚合制得的三元聚合物,粒子的核心是經過輕度交聯丁苯橡膠或者是聚丁二烯,外殼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形成的硬殼層。在本發明中三種樹脂在通過雙螺桿擠出機時,MBS的殼層MMA與PMMA樹脂以及AS樹脂完全相容,而MBS的聚丁二烯內核與AS樹脂充分混合,形成嵌段共聚物ABS樹脂,利用MBS中的St調整三種樹脂的折光指數完全匹配,PMMA樹脂為該材料提供硬度和高光澤性,三種樹脂最終通過雙螺桿擠出機造粒獲得免噴涂、高光澤透明ABS樹脂。
所述的相容劑為丙烯酸酯類聚合物。
所述的潤滑劑為EBS或PETS或硬脂酸鈣或PE臘。
所述的抗氧劑為多元受阻酚型抗氧劑,如抗氧劑1010。
本發明還包括一種用上述配方制備ABS材料的方法,包括雙螺桿擠出機,反應在雙螺桿擠出機內進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用PMMA潤洗雙螺桿擠出機,
b.按所述的配方稱取PMMA、AS、MBS、相容劑、抗氧劑,潤滑劑,
c.將稱取的配方投入到混合器中攪拌1-3分鐘,得到混合原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龍甲(上海)實業有限公司,未經龍甲(上海)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87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