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航空發動機鈦合金葉片數控拋光工藝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8530.1 | 申請日: | 2012-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6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史耀耀;張軍鋒;藺小軍;董婷;趙濤;段繼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21/16 | 分類號: | B24B21/1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陳星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航空發動機 鈦合金 葉片 數控 拋光 工藝 方法 | ||
1.一種航空發動機鈦合金葉片數控拋光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測量葉片表面波峰波谷的大小,并據此確定葉片的加工工序:當波峰與波谷的高度差δ<0.2mm時,葉片拋光工序分為粗拋和精拋;當波峰與波谷的高度差δ≥0.2mm時,葉片拋光工序分為粗拋、半精拋和精拋;
步驟2:根據工序內容選定砂帶接觸輪硬度、砂帶粒度以及支撐砂帶接觸輪施力機構的輸出力:粗拋時,接觸輪硬度取值范圍為80~105Hs,砂帶粒度P30~50,施力機構輸出力F≥50N;半精拋時,接觸輪硬度取值范圍為50~75Hs,砂帶粒度P120~180,施力機構輸出力5<F≤15N;精拋時,接觸輪硬度取值范圍為30~45Hs,砂帶粒度P240~600,施力機構輸出力F≤5N;
步驟3:根據工序內容確定對拋光工件的拋光行距和進給速度:粗拋時拋光行距小于接觸輪寬度的1/4,進給速度小于100mm/min;半精拋時拋光行距為接觸輪寬度的1/4~1/3,進給速度為100~200mm/min;精拋時拋光行距為接觸輪寬度的一半,進給速度300~500mm/min;拋光軌跡沿葉片長度方向,并通過直紋面參數擬合得到拋光路徑;
步驟4:將待拋光的葉片與接觸輪對刀后,接觸輪按照步驟1~步驟4確定的拋光參數完成對葉片數控拋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853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