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冷卻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8152.7 | 申請日: | 2012-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1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高玉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玉琴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蘇省泰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冷卻器,用于汽車變速箱滑潤油的冷卻。
背景技術
油冷卻器一般采用不銹鋼、鐵、鋁等制出散熱翅片,設置在換熱管上以增大換熱面積,為便于設置散熱翅片換熱管一般為直管形狀,油通過該換熱管時,管圓心部位油的流速大于管壁部位的流速,圓心部位的油體熱不能充分傳遞給散熱翅片,影響換熱效率;同時散熱翅片設置時必需與換熱管可靠接觸,設置工藝要求高,使生產成本加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油冷卻器,提高換熱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該油冷卻器包括若干個疊加一起的對油體進行換熱的換熱組件9,頂部的換熱組件連接有傳遞油體的進口接頭1、出口接頭8,該油冷卻器整體密封,其特征是,所述的換熱組件由上殼2、下殼3構成,所述的上殼2與下殼3連接形成一扁平長方體殼體,上殼2和下殼3上的兩端分別垂直延伸出套筒狀的進口管4、出口管5,所述的上殼2和下殼3上的水平表面上沿長度方向等間距地壓制有突起的條狀散熱槽6。
上殼2和下殼3上的散熱槽6彼此交錯排列。殼體上散熱槽6的長度方向與殼體長度方向的夾角為45°。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換熱組件由上殼2、下殼3構成一扁平長方體殼體,油體與殼體接觸面積大于相同體積的圓柱體殼體的接觸面積,同時在殼體上壓制有條狀散熱槽有助于油體在腔體內形成湍流,使腔體中心的油體能與殼體接觸,提高換熱效率。
2、從上、下殼體的結構可知,上、下殼體可直接壓制成型,上、下殼體沿其邊緣焊接即可形成換熱組件,加工工序簡單,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換熱組件的結構主視圖。
圖3為換熱組件的結構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油冷卻器包括若干個疊加一起的對油體進行換熱的換熱組件9,頂部的換熱組件連接有傳遞油體的進口接頭1、出口接頭8,該油冷卻器整體密封,其特征是,所述的換熱組件由上殼2、下殼3構成,所述的上殼2與下殼3連接形成一扁平長方體殼體,上殼2和下殼3上的兩端分別垂直延伸出套筒狀的進口管4、出口管5,所述的上殼2和下殼3上的水平表面上沿長度方向等間距地壓制有突起的條狀散熱槽6。
所述散熱組件的上殼2和下殼3以及其上面的進口管4、出口管5、散熱槽6整體壓制形成;上殼2與下殼3疊合焊接后形成一扁平長方體殼體即輸油通道;相鄰的散熱組件上的進口管4、出口管5焊接連接,頂部的散熱組件上的進口管4、出口管5分別焊接有進口接頭1、出口接頭8,底部的散熱組件上的進口管4、出口管5用底蓋7封閉。
為使需冷卻的油體均勻地與殼體接觸,上殼2和下殼3上的散熱槽6彼此交錯排列。
為增大油體與殼體的接觸面積,殼體上的散熱槽長度方向設置成與殼體長度方向有一定角度,優選為45°,如圖2、圖3所示。
本油冷卻器的換熱組件整體形成強度高,可適當降低材料的厚度,減少原材料的消耗;換熱組件可通過沖壓工藝成型,簡化焊接的工作量,提高工效,降低生產成本。
換熱過程是:需冷卻的油體從進口接頭1輸入,經換熱組件9的進口管4流入殼體,從出口管5流出,再經出口接頭8輸出。殼體為扁平狀的長方體,油體與殼體的接觸面積大于相同體積的圓柱體的接觸面積;殼體上等間隔地設置有散熱槽使殼體的截面形狀沿長度方向周期性發生變化,使油體以湍流的形態流動,均勻地對油體整體換熱,提高換熱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玉琴,未經高玉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815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閘板閥
- 下一篇:一種汽車伸縮式防碰撞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