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6603.3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5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杉田辰哉;岡真一郎;小村真一;宮澤敏夫;齊藤輝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東 |
| 主分類號: | G02F1/29 | 分類號: | G02F1/29;G02F1/1335;G02B27/26;H04N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孟祥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 ||
1.一種顯示裝置,具備:顯示面板,其進行圖像顯示;以及液晶透鏡面板,其配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顯示面側,并呈柱面透鏡狀地控制折射率而形成視差障壁,對2D顯示與3D顯示進行切換,
所述顯示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透鏡面板具備:
第一透明基板,其配置在所述顯示面板側;
第二透明基板,其隔著液晶層與所述第一基板相對置;
第一偏振片,其形成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顯示面側,對透過該液晶透鏡面板的透射光的偏振方向進行控制;以及
第二偏振片,其形成于所述液晶透鏡面板的所述顯示面板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度小于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度大于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振片由在所述液晶透鏡面板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配置的偏振片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振片是在形成所述液晶透鏡面板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所述液晶面側所形成的偏振層。
6.根據權利要求1~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透鏡面板具備:
第一取向膜,其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所述液晶層側,將該第一透明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方向控制為第一取向方向;以及
第二取向膜,其形成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所述液晶層側,將該第二透明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方向控制為第二取向方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a1≠0°,a1=a2=b1=b2。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a1=a2=b1=b2=0°。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a2=b2。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a1=a2。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b1=b2。
12.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b1≠b2。
13.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a1≠0°,a1≥b1。
14.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1、將所述第二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設為a2、將所述第一取向方向設為b1、將所述第二取向方向設為b2的情況下,b1≠0°,a2=b1=b2。
15.根據權利要求1~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具有隔著液晶層相對置的一對透明基板的液晶顯示面板、以及配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側的背光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東,未經株式會社日本顯示器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66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裝置與安全開機方法
- 下一篇:雙線過程控制環路電流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