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獨立式全溫控混合驅動風扇冷卻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6296.9 | 申請日: | 2012-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8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龍;朱陶鋒;陳小俊;金蘇生;丁志陽;劉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園區驛力機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29/04 | 分類號: | F02B29/04;F01P5/04;F01P7/04;F04D27/00;F04D25/04;F04D2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式 溫控 混合 驅動 風扇 冷卻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尤其是一種獨立式全溫控混合驅動風扇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發動機用冷卻系統是通過散熱的各介質(如高溫的水、氣等)流經各專用換熱器(包括中冷器、散熱器等)內部,再由一個風扇進行冷卻。現有的發動機用冷卻系統的風扇多為發動機直接驅動的機械風扇。現有的冷卻系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非溫控”使得水、氣等溫度僅與發動機轉速、環境溫度相關,完全忽視水冷、中冷等不同系統,隨整車、發動機工況、環境溫度變化、分別有不同的散熱特性原理。達不到臺架要求的最佳溫度,無法滿足發動機要求。熱效率低,燃料消耗率高;2、“非按需驅動”使得風扇連續運轉,造成燃料浪費;3、“非獨立換熱器”:(1)換熱器互相影響,容易出現夏季“過熱開鍋”、冬季“過冷早磨”的問題;(2)任一換熱器需要散熱時,風扇卻要克服多個換熱器的風阻,須加大風扇流量,功耗及燃料消耗急劇增加;(3)前換熱器冷側出風溫度比環境溫度高出許多,造成后換熱器的散熱溫差減小,必須加大風扇流量來滿足散熱需要,造成功耗及燃料消耗增加;(4)常用提高風扇轉速的方法加大流量,功耗及燃料消耗增加且噪聲高;4、整個冷卻系統功耗高(以客車為例,占發動機有效功率的10%以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滿足水冷散熱器對于大散熱功率的要求,又能滿足空冷中冷器對于中冷器靈活布置及控制要求的獨立式全溫控混合驅動風扇冷卻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獨立式全溫控混合驅動風扇冷卻系統,包括有中冷散熱模塊與水箱散熱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散熱模塊包括中冷器以及中冷器用風扇,所述水箱散熱模塊包括水箱散熱器以及散熱器用風扇,所述散熱器用風扇通過液壓系統驅動,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液壓馬達、液壓泵、管路、液壓控制模塊和儲液罐,液壓控制模塊控制液壓泵為液壓馬達提供動力;所述中冷器用風扇通過電動機驅動系統驅動。
進一步的,所述電動機驅動系統包括電源、電機、電機控制模塊,所述電機控制模塊通過控制電機的轉速控制中冷器用風扇的出風量。
進一步的,所述中冷散熱模塊的被測端口上設有氣溫檢測模塊;所述水箱散熱模塊的被測端口上設有水溫檢測模塊;所述氣溫檢測模塊的輸出端與電機控制模塊相連;所述水溫檢測模塊的輸出端與液壓控制模塊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獨立式全溫控混合驅動風扇冷卻系統還包括溫度顯示模塊,所述溫度顯示模塊與液壓控制模塊以及電機控制模塊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氣溫檢測模塊設置在中冷器的出氣端;所述水溫檢測模塊設置在水箱散熱器的進出水端。
進一步的,所述中冷器用風扇至少為一個,所述散熱器用風扇至少為一個。
本發明的優點是:
1、對于散熱功率要求較高的水冷卻系統,采用液壓馬達驅動風扇的形式,滿足了散熱器冷側大流量要求的高靜壓高流量,降低了散熱器總成的體積和重量;
2、對于“空-空”中冷系統,采用電動機驅動風扇的形式,滿足了中冷器靈活布置的要求;
3、更加靈活有效地滿足了車輛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散熱能力、空間布置、節能減排的綜合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獨立式全溫控混合驅動風扇冷卻系統結構示意圖。
其中:1散熱器;2散熱器用風扇及液壓馬達;3散熱器水管路;4液壓管路;5液壓泵;6發動機;7增壓器;8中冷器管路;9中冷器用電動機驅動風扇;10中冷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園區驛力機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工業園區驛力機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629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