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奶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5948.7 | 申請日: | 2012-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23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龐永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龐永國 |
| 主分類號: | A61J9/04 | 分類號: | A61J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匯智容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劉新年 |
| 地址: | 51143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奶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奶瓶。
背景技術
傳統的奶瓶由瓶體、瓶蓋以及奶嘴組成,奶瓶除了奶嘴上的小孔之外都是緊密密封的,在嬰兒吮吸奶液時,瓶內的奶液體積減少,空氣體積增大。然而,外界空氣無法進入奶瓶,瓶內產生負氣壓。瓶內形成負氣壓后,增加奶液從奶嘴流出的阻力,從而迫使嬰兒費力地吮吸以獲取奶液。當瓶內形成較大負氣壓后,外界空氣容易隨呼吸進入奶瓶內,使奶瓶中產生大量氣泡。這些含有氣泡的奶被嬰兒吸吮進入腹內,吸入腹內的氣體累積達一定數量后,嬰兒就會出現吐奶現象,而且在胃和消化道中過量的空氣會造成腹痛。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極容易被氧化流失。而當維生素C含量降低至一定程度后,維生素A和E也開始流失。外界空氣從奶嘴上的小孔進入瓶體的過程中,空氣與奶液的接觸面積較大,使奶液中維生素A、C、E含量明顯減低,甚至完全流失。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申請號為96197215.7的發明專利提出一種具有通氣裝置的奶瓶。?該通氣裝置包括一儲液管,該儲液管在其上一端與一通向大氣的通氣管道相通,其下一端向下延伸至靠近瓶底位置。奶瓶處于喂奶姿勢時,所述儲液管下一端以及通氣管道上通氣孔位于液面之上,通氣管道與儲液管將瓶內空氣與外界連接,從而防止吮吸奶液時瓶內產生負氣壓。為了保證奶瓶處于喂奶姿勢時,所述通氣孔位于液面之上,瓶體內奶液不能超過所設定的液位線,這使奶瓶內空間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即造成材料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奶瓶。它可以防止在吮吸奶液時瓶內形成負氣壓以及產生氣泡,而且這種奶瓶容易清洗。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奶瓶,其中包括:瓶體,用于容納一定量的奶液以供飲用,瓶體具有上瓶頸及下瓶頸;上瓶蓋,適于可拆卸安裝至上瓶頸;奶嘴,幫助嬰兒吮吸瓶體內奶液,奶嘴固定在上瓶蓋與上瓶頸之間;下瓶蓋,適于可拆卸地安裝至下瓶頸;導氣組件,當瓶體處于喂養姿態時,導氣組件將外界空氣與瓶體內空氣導通,導氣組件固定在下瓶頸與下瓶蓋之間。
所述導氣組件包括彈性隔片及基座,所述彈性隔片可拆卸安裝于基座上。所述彈性隔片可在密封位置與非密封位置之間移動。瓶體內液體壓力作用于彈性隔片時,彈性隔片處于密封位置,彈性隔片阻隔奶液流至奶瓶的空氣通道內。所述空氣通道可將瓶體空氣與外界空氣連通。瓶體處于喂養姿態時,彈性隔片由于其自身重力、彈性回復力以及因嬰兒吮吸奶液導致施加于隔片的真空使彈性隔片處于非密封位置。外界空氣通過導氣組件的空氣通道進入瓶內,從而消除瓶體內負氣壓。
本發明奶瓶,其導氣組件位于瓶體底部,外界空氣從瓶體底部進入瓶體。一方面,瓶內不會產生氣泡,即嬰兒在吸吮瓶體內奶液時,不會將空氣吸入體內,進而防止嬰兒出現吐奶、發生腹痛等現象。另一方面,空氣與瓶內奶液接觸面積及接觸時間短,可降低奶液中被空氣氧化而流失的維生素A、C、E。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為圖1的A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容納奶液且處于喂養姿態的剖視圖。
圖5為圖4的B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7為圖6的C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8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9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0為圖9的D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11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容納奶液且豎直放置的剖視圖。
圖12為圖11的E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13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容納奶液且處于喂養姿態的剖視圖。
圖14為圖13的F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15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6為圖15的G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17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中基座的立體圖。
圖18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容納奶液且豎直放置的剖視圖。
圖19為圖18的H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20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容納奶液且處于喂養姿態的剖視圖。
圖21為圖20的I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22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3為圖22的J部局部放大視圖。
圖24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中彈性隔片的立體圖。
瓶體1????奶嘴2????上瓶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龐永國,未經龐永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59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履帶起重機的行走驅動機構
- 下一篇:改進的輪圈蓋卡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