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型甲殼動物殼肉分離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5267.0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2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東;黃洪亮;陳雪忠;馮春雷;李靈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2C29/02 | 分類號: | A22C2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謝文凱 |
| 地址: | 20009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 甲殼動物 分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品殼肉分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型甲殼動物殼肉分離的方法。
背景技術
磷蝦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磷蝦目。全世界共有85種磷蝦,其中生活在南極海域的磷蝦僅有7-8種;一般將生活在南緯50°以南環南極海域的南極大磷蝦(Euphausia?Superba?Dana)通稱為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地球上多細胞生物中生物量最大、繁衍最成功的單種生物之一,是整個南大洋生態系統能量和物質流動的關鍵環節(Roger?PH,Elizabeth?HLL.The?fishery?on?Antarctic?krill?defining?an?ecosystem?approach?to?management[J].Reviews?in?Fisheries?Science,2000,8(3):235-298)、(樊偉,伍玉梅,陳雪忠,等.南極磷蝦的時空分布及遙感環境監測研究進展[J].海洋漁業,2010,32(1):95-101)。根據最新估計,南極磷蝦的生物量為6.5-10.0億噸;南極磷蝦的可捕獲量可能超過世界漁業資源的總可捕獲量。
南極磷蝦的身體主要由頭胸部和腹部組成,南極磷蝦的肌肉組織主要存在于身體的腹部并與殼連接,肝臟與頭胸部、胃腸道和其他部分連在一起。南極磷蝦脂類主要聚集在肝臟并存在于靠近蝦殼的連接組織。南極磷蝦肉中含有較多的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南極磷蝦肉的感官特性(風味、均一性和色澤)也與大多數海洋來源的動物蛋白質相似。然而,南極磷蝦作為食品,必須實現蝦殼與蝦肉的完全分離。獲取的南極磷蝦蝦肉應該含有盡可能少的脂質,避免肝和胃腸道的殘留。由于這些殘留物質將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和貯存期。此外,南極磷蝦的捕獲區域通常遠離大陸,南極磷蝦的運輸和貯藏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空間。因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南極磷蝦捕獲后現場直接加工并實現蝦肉與蝦殼的分離,蝦肉進一步加工成半成品,深凍肉或罐頭等。然而,目前還沒有一種合適的方法適用于南極磷蝦的大規模殼肉分離。(劉志東,陳雪忠,黃洪亮,陳帥,李靈智,劉健.高濕擠壓技術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2,33(7):424-430)、(劉志東,陳雪忠,黃洪亮.南極磷蝦粉的營養成分分析及評價[J].中國海洋藥物雜志,2012,31(2):424-430)。
目前已知的處理甲殼動物的方法,通常是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獲得可食性部位。但這些方法通常限制了甲殼動物肉的獲取率,而且這些方法通常不適用于個體較小海洋甲殼動物的殼肉分離。現有的甲殼動物殼肉分離的方法包括固定甲殼動物,沿著垂直方向拉伸,借助于帶有毛刺的旋轉的圓盤機械性破壞殼的邊緣,采用懸浮的方法將殼的碎片與肉分離。采用現有的殼肉分離方法處理蝦類,獲得的蝦肉通常是一個肉團;并且,肉團通常會發生較大的變形和碎裂,這將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變形和外觀。此外,上面提到的方法通常用于處理個體較大的甲殼動物,并不適用于個體較小甲殼動物(如南極磷蝦)的殼肉分離。另一種用于小型甲殼動物頭部和身體分離的方法,是采用高速流體破壞小型甲殼動物頭部和身體的連接。這種方法的本質在于小型甲殼動物被固定,其頭部和身體被高速水流沖擊,頭部和身體的連接部位被定位于固定部分的邊緣。高速流體直接作用或者間接作用于小型甲殼動物的頭部或者身體,最終實現小型甲殼動物的頭部和身體的分離。但是,后一種方法僅適用于小型甲殼動物的頭部與身體的分離;其余的處理包括蝦殼的碎裂,肉的提取以及采用其他方法進行肉與其他部分的分離還沒有很好的實現。其次,上述方法中反復的提取和分離操作也將不可避免地引起營養物質的流失并影響最終產品的風味和品質。此外,這些方法不能實現甲殼動物的肝和胃腸道部分的分離,但也不能提高肉的獲取率;況且該技術更適用于處理個體較大的甲殼動物,不適用于個體較小甲殼動物(如南極磷蝦)的處理。綜上所述,上述方法耗費勞動力,工藝復雜并且限制了其生產率。這些方法僅適用于處理較大的甲殼動物,而不適用于處理南極磷蝦等小型甲殼動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小型甲殼動物殼肉分離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實現連續化生產,脫殼率高;獲得的小型甲殼動物肉可以用于生產飼料或進一步生產高品質食品,殼可以用于生產殼聚糖等,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的一種小型甲殼動物殼肉分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處于分散狀態的小型甲殼動物于45-145℃熱處理1-20min;然后,將小型甲殼動物離心,離心得到的沉淀部分直接進入水池,小型甲殼動物肉沉降在水池的底部,不可食部分留在上層,除去不可食部分,實現小型甲殼動物的殼肉分離,肉與殼分別收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52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