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腦針織橫機的機頭三角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4566.2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6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顧振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國光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5/36 | 分類號: | D04B15/36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銘 |
| 地址: | 215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腦 針織 機頭 三角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腦針織橫機的機頭三角系統,特別是一種在編織織針脫圈后、編織密度三角壓針前可使與編織織針對應的休息織針向下復位的電腦針織橫機的機頭三角系統。
背景技術
電腦針織橫機的編織是通過預選輔助針推動編織針進行上下運動編織的。電腦針織橫機單面編織和抽條織物較為普遍,在編織過程后,由于各編織織針的受力有差異,織針停留位置并不是完全按密度三角壓針所確定的理想位置,經常呈現波浪形的高低不平,故電腦橫機的三角系統普遍設有復位三角,其分別設置在整體三角系統的左邊和右邊(用以配合機頭的左右運動),該復位三角包括上復位和下復位,對編織過后織針的停留位置進行控制。
但是,編織起針后到成圈壓針這一過程的中間,對應面單面交叉編織和休息織針也會產生高低不齊的現象,這樣位置偏高的休息織針就會產生意外掛線,特別是高速編織后更容易出現。
另外,本申請人在另一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電腦針織橫機的機頭三角系統,該三角系統的三角系統底板上設置有攔圈三角,在編織織針起針前或起針時,所述攔圈三角將與編織織針對應的休息織針抬升,使休息織針的針頭壓住編織織針上未脫圈的線圈。攔圈三角把休息織針升到一定高度,從而壓住對應編織織針上不易脫圈的線圈以及寬松易浮起的線圈,使編織織針上的線圈能夠有效脫圈。
在攔圈三角將休息織針抬升后,由于休息織針無編織紗線牽掛,因此容易向上產生波動、竄動,向上定位沒有控制,此時攔圈織針(攔圈織針仍是休息織針,此階段是以其功能來稱呼)停留位置不齊,個別織針出現偏高。在攔圈結束后的編織時,攔圈后的織針未得到恢復到原休息位址,在單面織物的編織時,紗線會被位置偏高的織針意外掛線,使編織物產生疵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被抬升的休息織針在起到壓圈的功能后未進行復位,在編織密度三角壓針前會與紗線出現掛線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腦針織橫機的機頭三角系統,該三角系統的三角系統底板設置有使休息織針向下復位的攔圈復位三角。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腦針織橫機的機頭三角系統,包括三角系統底板,在所述三角系統底板上設置有攔圈復位三角,在編織織針脫圈后、編織密度三角壓針前,所述攔圈復位三角將與編織織針對應的休息織針向下復位。
所述攔圈復位三角設置在休息織針針踵行走的通道內,沿休息針織針踵行走方向,所述攔圈復位三角的走針面為向下的坡形,休息織針的針踵沿攔圈復位三角走針面被拉低高度實現向下復位。
所述攔圈復位三角可沉降。
所述攔圈復位三角具有可使其向上運動,并在運動后可恢復原狀態的抬升復位裝置。
所述抬升復位裝置包括攔圈復位三角底面的豎直滑塊,所述豎直滑塊設置在三角系統底板上的滑槽內,在滑槽內部,豎直滑塊上端設置有彈簧。
所述攔圈復位三角與抬升復位裝置一起整體可沉降。
在所述三角系統底板上左右對稱設置有兩塊攔圈復位三角。
所述兩塊攔圈復位三角為一整體。
所述兩塊攔圈復位三角分別獨立。
本發明在三角系統中設立攔圈復位三角,無論在有無攔圈三角的情況下,使在起針之后即攔圈結束,編織密度三角壓針之前位置較高的休息織針實現復位,停留在所需的控制位置,高速編織后的織物不會產生掛針等現象。
通過攔圈三角、攔圈復位三角的設立,解決了因在單面、抽條、單面正反交叉、分塊編織、收放針因羅拉無法局部牽拉和剛放針牽拉不夠的脫圈問題,能提高各種編織毛紗材料花色品種的適應性和編織速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三角系統底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抬升復位裝置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3為攔圈三角和攔圈復位三角整體設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攔圈三角和攔圈復位三角整體設置在一起的沉降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電腦針織橫機的機頭三角系統包括三角系統底板1,在所述三角系統底板1上設置有攔圈復位三角2,在編織織針脫圈后、編織密度三角壓針前,所述攔圈復位三2角將與編織織針對應的休息織針向下復位。
如圖1所示,所述攔圈復位三角2設置在休息織針3針踵5行走的通道內,沿休息針織3針踵5行走方向,所述攔圈復位三角2的走針面為向下的坡形,休息織針3的針踵5沿攔圈復位三角2走針面被拉低高度實現向下復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國光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國光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45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合香白酒的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皮革加脂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