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暴雨洪澇災害監測預警及應急響應系統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284558.8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82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洋;楊樹峰;李濤;肖劍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銀河景天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10 | 分類號: | G08B21/10;G08B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7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暴雨 洪澇災害 監測 預警 應急 響應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及應急響應管控平臺,特別涉及一種可支持多種網絡、可實現多種類型數據交互、可支持多類型終端的應用于移動作業的暴雨洪澇災害監測預警及應急響應系統與方法。
背景技術
2012年7月21日上午至22日凌晨2時,北京周末的一場暴雨引發內澇災害,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為自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最大降雨量。此次降雨最大點在房山區河北鎮,降雨量519毫米;城區平均降雨量212毫米。據報道,已有數十人在北京大雨中喪生。近幾年極端氣象災害頻發,且呈常態化和擴大趨勢,在暴雨的考驗下,國內城市相繼“看海”,暴露出我國城市排水標準普遍偏低的問題。另一方面,突發氣象事件引發的災害性越來越嚴重,直至在北京出現的人員傷亡的惡性事件。
暴雨引發的城市內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給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重大影響,已經成為當前防洪減災中的突出問題。
因此,必須盡快建立一套先進的暴雨洪澇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管理體系,提高防御手段、應對措施和減災效果,為防御暴雨洪澇地質災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提供支撐,滿足社會各界的迫切要求。
在關心北京搶險救災情況的同時,我們看到城市暴雨內澇的預警、應急搶險就成為此種事件中最重要的一環,現在的預警和應急搶險主要是通過相關氣象單位和地方三防辦,利用公共媒體和短信等方式向市民按強度級別發布顏色預警,市領導要親自到三防辦坐陣指揮,全市區縣級的三防搶險熱線全部打開,根據市民反映的險情實時調度搶險力量。這種情況下的預警一般比較籠統粗略,發布目標也不具針對性,因此預警的得不到市民的足夠重視;而在應急搶險時,由于險情時間集中,地點分散,搶險熱線和搶險力量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現有的災情監測預警系統存在專用通信網絡覆蓋有限、通信方式單一且造價成本高、使用維護費用高、使用局限性大的不足,指揮中心無法迅速掌握災害現場第一手的全面災情信息,指揮中心和災害現場之間無法第一時間進行緊急視頻會商、應急響應和指揮決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支持多種通訊網絡互聯互通(包括有線網絡、多種3G網絡、4G網絡、WIFI、衛星通信網絡)、可實現多態信息雙向實時交互、可支持多種移動智能終端的暴雨洪澇災害監測預警及應急響應系統與方法。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特別是針對某些具有移動性、突發性、緊急性和臨時性的使用環境,不受空間和地域限制,可在野外或移動狀態下開展集中管控工作,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處理與業務相關任何事情的目標,以便更好地決策與管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暴雨洪澇災害監測預警及應急響應系統,包括有線/無線網絡、預警應急中心主站、預警監測分站、預警應急指揮中心、預警應急指揮分中心、移動預警應急指揮分中心、隨身交互終端,預警應急中心主站通過有線/無線網絡與預警監測分站、預警應急指揮中心、預警應急指揮分中心、移動預警應急指揮分中心、隨身交互終端聯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預警應急中心主站包括預警應急服務器、公眾信息發布服務器;
所述的預警應急指揮中心、預警應急指揮分中心、移動預警應急指揮分中心和隨身交互終端通過有線/無線網絡與預警應急服務器聯通,預警應急服務器還與公眾信息發布服務器聯通,公眾信息發布服務器通過Internet公網外聯公眾終端;
所述預警監測分站包括分站主機、監測終端和預警終端,所述的監測終端和預警終端通過有線網絡或無線網絡與分站主機聯通。
所述移動預警應急指揮分中心,可以是車載式設備和便攜式設備,所述隨身交互終端,可以是筆記本電腦、PDA、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手持終端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
所述的預警應急服務器與公眾信息發布服務器之間設置網閘。
所述的分站主機內設置:
數據處理模塊,用于分析和處理各個監測終端和各指揮中心數據;
多模通信模塊,用于選擇光纖、3G網絡、4G網絡、WIFI網絡、衛星通信網絡的任意一種或其組合,實現各類信息和數據的傳輸和交互;
數據調度模塊,用于指揮中心與分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與監測終端、公眾信息發布服務器與公眾之間的數據分發和共享;
I/O模塊,用于狀態顯示、人機交互接口、音視頻輸入輸出接口;
控制模塊,用于控制交通檔桿的起降;
電源模塊,用于對所述系統供電。
所述監測終端內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銀河景天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銀河景天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45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翼子板門檻處復合成型模具
- 下一篇:使用垃圾生產環保型植物有機肥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