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3964.2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0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余世明;王寶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陳向群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ethernet can 協議 轉換器 | ||
1.一種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由微控制器(1)、外圍電路(2)、CAN模塊(3)和Ethernet模塊(4)組成,所述微控制器(1)分別與外圍電路(2)、CAN模塊(3)和Ethernet模塊(4)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模塊(3)由CAN收發器和CAN接口組成,所述Ethernet模塊(4)由以太網PHY收發器和集成網絡隔離變壓器的RJ45插座組成,所述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能夠實現從CAN協議數據到Ethernet幀的轉換,和從Ethernet幀到CAN協議數據的轉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嵌入了TCP/IP協議棧,來實現TCP、IP、ARP、ICMP協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在其應用層使用自定義協議,所述自定義協議的數據格式包括:代表數據流向Flag字段,代表CAN節點ID的CAN_ID字段和代表數據的CAN_DATA字段。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在TCP協議中使用Nagle算法,工作流程為:TCP發送端接收應用層產生的數據,如果此時滿足兩個條件:接收到上個數據包的確認或者TCP數據長度已達到最大報文段長度(MSS),立即發送TCP數據;否則將TCP接收到的數據組塊,直至觸發上述兩個條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根據數據信號對實時性要求和數據類型不同,將數據信號分為高、中、低三個優先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對于應用層數據采取優先級處理機制,工作流程為:對高優先級數據采取填充緩沖區的處理方式,即如果TCP接收到應用層產生的高優先級數據,立即將該數據填充到最大報文段長度,觸發Nagle算法的發送數據條件,立即發送數據而不必等待確認的到來;對中優先級數據采取提高采樣頻率的處理方式,即提高該類數據采樣頻率,使得其在200ms內產生一個等于MSS的報文,從而打破“死鎖”機制;對于低優先級數據信號,即能容忍200ms傳輸時延的信號,不做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從CAN協議數據到Ethernet幀的轉換過程為:
①啟動CAN模塊(3)接收數據;
②如果接收到數據,保存到應用層緩沖區;如果未接收到數據,返回步驟①;
③對應用層緩沖區中的數據采取優先級機制處理;
④如果此時滿足Nagle算法發送數據條件,對應用層緩沖區數據進行TCP/IP封包并立即發送,返回步驟①;如果此時不滿足Nagle算法發送數據條件,返回步驟①。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Ethernet-CAN協議轉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從CAN協議數據到Ethernet幀的轉換過程為:
①啟動Ethernet模塊(4)接收數據;
②如果Ethernet模塊(4)接收緩沖區有數據,判斷網絡層協議類型;如果Ethernet模塊(4)接收緩沖區沒有數據,返回步驟①;
③如果步驟②中網絡層協議類型為ARP協議,處理ARP報文,返回步驟①;如果步驟②中網絡層協議類型為IP協議,處理IP報文;
④判斷步驟③中IP報文所承載的上層協議類型,如果為ICMP協議,處理ICMP報文,返回步驟①;如果為TCP協議,處理TCP報文,返回步驟①;
⑤如果步驟④中TCP報文攜帶有CAN數據,發送CAN數據,返回步驟①;否則直接返回步驟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396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