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包混凝土球墨鑄鐵管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3662.5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77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鋒;李軍;張明;張永杰;劉志麗;董建忠;朱傳斌;喬占欒;郭紅星;王云峰;許順;賈清波;車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興鑄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153 | 分類號: | F16L9/153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 地址: | 0563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包 混凝土 球墨鑄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頂管施工的外包混凝土球墨鑄鐵管。
背景技術
承插式球墨鑄鐵管具有力學性能好、接口可靠性高、耐腐蝕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被廣泛用于城建輸水及輸氣等工業部門,但傳統承插式球墨鑄鐵管的鋪設需要開挖溝槽。隨著城市建設的大規模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有些管線的鋪設需經過人口稠密區而不允許在地面開挖溝槽,或者由于受施工條件的限制,如跨越公路、鐵路、河流、地面建筑物等,無法在地面開溝鋪設管道,延長施工周期或者增加施工成本,為了方便進行施工,目前免開挖管道頂進施工方法已經成為城市管道施工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現有的承插式球墨鑄鐵管均為承插式連接,鑄管兩端分別為承口和插入端,其兩端直徑不一致,并且承插式連接不能直接承受較大的軸向力,不能直接進行頂進施工,限制承插式球墨鑄鐵管適用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外包混凝土球墨鑄鐵管,通過在普通承插式球墨鑄鐵管外部增設混凝土層,保持通體直徑相同,便于進行頂進施工;通過在插口端安裝合適的法蘭及筋板,承受軸向載荷,解決頂推時軸向承載問題。達到方便用于頂推施工,有效縮短施工周期,節省施工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的設計構思是這樣實現的,現有的承插式球墨鑄鐵管以其耐腐蝕和力學性能好等優點廣泛引用與城建輸水和輸氣等領域,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管道需要開挖溝槽埋設,隨著城市發展和環境要求,開挖溝槽進行埋設已經不允許,同時當管道施工遇到需要穿過道橋和建筑物時,也不允許開挖溝槽,為了方便施工,目前已經廣泛使用一種頂進施工方法,但是承插式球墨鑄鐵管兩端直徑不一致,不便于頂進,本發明通過在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外壁上包覆混凝土,將其外壁直徑調整一致,便于進行頂進施工,同時在插入端設置法蘭和筋板作為承力結構,解決承插式連接不能直接承受較大的軸向力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外包混凝土球墨鑄鐵管,包括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其兩端為承口和插口;其關鍵改進在于;所述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外壁上包覆有使其通長直徑相同的混凝土層,所述混凝土層內夾有圓筒狀鋼筋網,所述插口外端設有連接法蘭組,所述承口端部外側設有環形凸臺,環形凸臺外徑與所述混凝土層的外徑相同。
所述法蘭組包括第一法蘭和設于第一法蘭和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外壁上的至少四塊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繞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軸線呈輻射狀均勻布置。
所述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外壁上還設有環形擋塊,環形擋塊與所述第一筋板末端向接觸。
所述法蘭組包括從插口外端沿軸線向內順序設置的第三法蘭和第二法蘭,第二法蘭和第三法蘭之間繞承插式球墨鑄鐵管軸線呈輻射狀均勻布置至少兩塊第二筋板。
所述第三法蘭上設有繞其軸線呈輻射狀均勻布置的至少四個通孔,所述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承口端部設有數量和所述通孔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同的螺紋孔。
所述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中部設有灌漿孔。
所述承插式球墨鑄鐵管內壁上設有內襯層,所述內襯層可以為水泥砂漿內襯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外壁上包覆混凝土層,確保兩端直徑相同,便于頂進施工,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同時外層的混凝土可以保護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本體,延長使用壽命。
(2)在包覆有混凝土層的承插式球墨鑄鐵管承口一端設置法蘭組和筋板,在頂進過程中作為承力端,方便施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1、承口;2、環形凸臺;3、第一法蘭;4、混凝土層;5、灌漿孔;6、鋼筋網;7、插口;8、第一筋板;9、第二法蘭;10、第三法蘭;11、第二筋板;12、密封圈;13、內襯層;14、螺母;15、雙頭螺栓;16、螺紋孔;17、環形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興鑄管有限公司,未經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興鑄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36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