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光裝置以及投影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2751.8 | 申請日: | 201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5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酒井謙至;南云俊彥;坂井俊彥;大月伸行;大野田卓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B21/14 | 分類號: | G03B21/14;G03B21/00;F21V1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軼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光 裝置 以及 投影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光裝置以及投影儀。
背景技術
作為為了進行照明裝置的調整而使用遮光部件的投影儀,公知有如下裝置,即,例如將通過轉動而能夠開閉的一對板狀的遮光部件在照明裝置內的一對透鏡陣列間以隔著照明光軸的方式對稱配置,來進行照明光的遮光量的調整。另外,也公知有如下裝置,即,作為這樣的遮光部件使用塊狀的遮光體,在該遮光體設置切口那樣的凹陷來調整遮光量的變化。然而,在將具有這樣的切口的塊狀的遮光體作為遮光部件來使用的情況下,為了使遮光量的變化成為所希望的量,而需要在該遮光體的端部形成復雜的曲面。此外,該情況下,也需要用于設置該遮光體的空間,但在一對透鏡陣列周邊有空間的限制,存在難以設置塊狀的遮光體的情況。
因此,專利文獻1中提出如下構成,即,遮光部具有第一遮光部件與第二遮光部件,第一遮光部件具有切口部,從而能夠使遮光量的變化比較平穩,并且,第二遮光部件使與切口部對應的光的遮光區域變化,來將第一遮光部件的全閉時的切口部所對應的光束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遮光。
另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投影儀,即,具備:具有(a1)光源、(a2)能夠局部地遮擋來自光源的光束的遮光部、(a3)使遮光部動作的驅動機構的(a)照明光學系統;(b)以及利用來自照明光學系統的照明光來照明的光調制裝置,(c)遮光部通過被驅動機構驅動而繞規定的轉動軸轉動來改變遮擋區域的大小,(d)遮光部具有和轉動時的遮擋區域與非遮擋區域的邊界部對應的前端側端部,(e)前端側端部具備第一區域、與在遮光部轉動時比第一區域靠近光源側的第二區域,(f)第一區域在前端側端部在多處位置分離,(g)第二區域位于第一區域間。根據該構成,能夠提供如下投影儀,即,能夠使遮光量的變化比較平穩,且在最大遮擋狀態下能夠充分降低照明光量。
此外,專利文獻2的一對遮光部件構成為,通過以射出的光束的光軸作為基準而對開狀地在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上開閉,來對從照明裝置射出的光束的光量進行調整。而且,一對遮光部件被設置成:在光量最少的狀態(遮光部件關閉的狀態)下,在一對遮光部件的光軸側的端部間,具有恒定的間隔(分離距離)。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1765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118322號公報
然而,在通過使一對板狀的遮光部件進行開閉動作來進行遮光的情況下,有遮光量的變化不會平穩的可能性,從而存在容易產生顏色不均勻的課題。另外,也有各遮光部件的位置控制的偏差變大的課題。其結果,為了抑制為能夠允許的顏色不均勻,而由各遮光部件進行的遮光量(關閉量)存在極限,從而存在難以變大對比度的課題。
此外,在提高由調光裝置進行的減光率(遮擋光束的比例)的情況下,需要將光量變得最少的狀態(遮光部件關閉的狀態)下的遮光部件的端部間的分離距離縮小。
如專利文獻2所述,使用小透鏡以矩陣狀地配置而成的透鏡陣列來使來自光源的光束成為部分光束,在該部分光束的光路下游側配置遮光部,此時,在最大遮光狀態下的一對遮光部間的區域為不包括透鏡陣列的小透鏡的中心的邊界以及其周邊區域的情況下,邊界以及其周邊部分的光束的強度與中心相比低,從而即使分離距離大,也能夠實現比較高的減光率。但是,在最大遮光狀態下的一對遮光部間的區域包括光束的強度高的透鏡陣列的小透鏡的中心的情況下,尤其當不縮小分離距離時,存在難以得到足夠的減光率的課題。但是,在縮小或消除該分離距離的情況下,由于遮光部件的加工精度、調光裝置的組裝精度等偏差,而存在遮光部件相互干涉的課題。
因此,迫切期望需要如下調光裝置以及投影儀,即,能夠保持遮光部件的端部間的分離距離、提高減光率,并且能夠抑制顏色不均勻而實現高的對比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的,能夠作為以下的方式或者應用例來實現。
應用例1
本應用例的調光裝置是通過對入射的光束進行遮光來調整通過光量的調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一對轉動部,它們隔著光束的光軸配置,并具有沿著與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的轉動軸;以及一對遮光部,它們保持于一對轉動部,沿與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形成,并從動于轉動部的轉動而對光束進行遮光,其中,在通過光量變得最少的狀態下,一對遮光部的相對的光軸側的端部在光軸方向上的位置相互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27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