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滾筒針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2048.7 | 申請日: | 201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71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雪龍;陸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飛龍無紡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18/02 | 分類號: | D04H18/0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3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筒 針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滾筒針刺機,用于對依次由開松機開松、梳理機梳理和鋪網機鋪疊成的復數層無紡織纖維棉網進行針刺成無紡織產品。
背景技術
針刺機是用于加工無紡織產品的專用設備,并且按針刺形式分為上針刺機、下針刺機和上下對刺針刺機等。其中,上針刺機和下針刺機又習慣稱為單針刺針刺機,而上下對刺針刺機習慣稱為雙針刺針刺機。
關于針刺機的技術信息在中國專利文獻中不乏見諸,略以例舉的如:CN2421299Y(對刺針刺機)、CN2421298Y(錯位刺針刺機)、CN2541487Y(可切換式針刺機)、CN2616556Y(雙面針刺機)、CN100513663C(具四針區針刺的無接頭工業用呢針刺機)、CN100503933C(無接頭工業用呢針刺機)、CN100503932C(無端點工業用呢針刺機)、CN101492861B(自動化多功能針刺機)、CN201634853U(數控多角度針刺機)、CN201801718U(一種高速針刺機)、CN102031645B(無端點造紙毛毯針刺機)和CN102373579A(無端點針刺機)。
并不限于上面例舉的針刺機的共同特點是平板式的構造,所謂的平板式的構造是指針刺機的托網板和剝網板的幾何形狀均為矩形體的形狀,其寬度與纖維棉網寬度相適應,即與針板上所布置的刺針區域的寬度相一致,而長度與針板上布置的刺針區域的長度相適應,并且在針刺機工作時托網板和剝網板均處于靜止狀態。
前述平板式構造的針刺機是目前業界(無紡織產品生產廠商)唯一使用的并且為唯一的一種結構,但是被長期以來的使用實踐證明,這種針刺機主要存在以下兩處技術問題:其一,由于托網板和剝網板在針刺機工作時處于靜止狀態,因而對纖維棉網不具有擠壓力或稱軋壓力,于是使針刺機無法一次性完成對高克重(纖維棉網層數多厚度大)纖維棉網層的纏結刺合,通常以化整為零的針刺方式處置,所謂化整為零即為分步針刺,先針刺成低克重的即較為薄的預針刺非織造布,再將兩層或以上的預針刺非織造布用主針刺機進行復合刺(也稱終刺),藉以達到非織造產品的所需克重。這種加工方式不僅工藝流程冗長、生產效率低下和浪費能源,而且產品的質量難以保證;其二,由于在針刺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對纖維棉網的牽伸,從而使由前道工序鋪疊出的纖維棉網的縱、橫向拉力比受到本不應當出現的影響,降低無紡織產品的質量,具體表現為,無紡織產品的縱、橫向之間的拉力出現不同的現象并且無紡織產品的整體的克重一致性難以保證。因為,針刺是在纖維棉網行移狀態下進行的,于是在刺針刺入纖維棉網內的狀態下,行移的纖維棉網會表現出扯拉現象,不僅改變了前述的縱、橫向拉力的均衡,而且在無紡織產品上留下的針孔孔跡比刺針的實際直徑顯著增大,無紡織產品的檔次無法提升。
鑒于近幾年來國際國內對無紡織產品的質量要求日益嚴苛,又鑒于前述平板式的針刺機存在的期望消除但實際上不可能消除的前述的兩處技術問題,因此有必要對針刺機作革命性的變化,所謂的革命性的變化是指打破傳統的平板式針刺機的結構。經本申請人研究表明,雙滾筒針刺機能夠消除上述前述技術問題,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保障一對滾筒同速同步旋轉,那么針刺動作便無法實現。于是,本申請人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文獻檢索,但是在迄今為止已公開的中外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有得以借鑒的技術啟示。為此本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益的設計,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對由鋪網機鋪疊出的高克重的無紡織纖維棉網層實施一次性刺合而藉以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縮短工藝流程并且節約能源、有利于防止在針刺過程中對纖維棉網產生牽伸而藉以避免纖維棉網的縱橫向拉力比遭到破壞、有益于避免遺留在無紡織產品上的刺針針跡大于刺針的實際直徑而藉以提升無紡織產品檔次和有便于保障一對滾筒同速同步運動而藉以使針刺工作順利進行的雙滾筒針刺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飛龍無紡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飛龍無紡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20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