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真空蒸餾系統中的冷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0974.0 | 申請日: | 201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79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謝英;王作鵬;王金榮;呂勇達;任國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盛華電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B1/02 | 分類號: | F28B1/02;B01D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1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蒸餾 系統 中的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真空蒸餾系統中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固體產品在高真空蒸餾時采用水噴射-羅茨真空機組或旋片真空泵提供不大于100Pa真空,進行高真空蒸餾,但在這種低壓環境中,某些產品易升華,進入真空機組,冷凝附著在轉子或旋片上,阻礙機器運轉,甚至堵塞并損壞泵體,并有部分隨氣體排出,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進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通過驟冷回收產品并保護真空設備的高真空蒸餾系統中的冷卻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這樣,一種高真空蒸餾系統中的冷卻裝置,是由殼體、出氣口、進氣口和出料口組成,其特點是殼體為雙層中空殼體,中空殼體的下部設有進水口,上部設有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與中空殼體的中間空腔連通,殼體內的上部設有擋氣板。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殼體上部為圓柱形,下部為圓錐形。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可以是在殼體的下部設有可觀察殼體內部的視鏡。
為了進一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可以是相鄰的擋氣板的與殼體內壁間的開口交錯設置。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和積極效果:本發明的殼體為雙層中空殼體,中空殼體的下部設有進水口,上部設有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與中空殼體的中間空腔連通,殼體內的上部設有擋氣板,這樣中空殼體的中間通-30℃的冷凍鹽水,升華的產品組分隨真空體系被吸入殼體內,擋板阻礙氣體在殼體的流動,遇到驟冷環境,冷凝為固體收集于殼體中,當產品積累到一定量后,將產品從底閥放出,從而回收產品,避免了現有技術產品升華進入真空機組、冷凝附著在轉子或旋片上的問題,使真空機組機器運轉,保護了泵體,有效控制污染氣體排出,保護環境;殼體上部為圓柱形,下部為圓錐形,便于收集冷凝的產品;在殼體的下部設有可觀察殼體內部的視鏡,可以隨時觀察殼體內的情況;相鄰的擋氣板的與殼體內壁間的開口交錯設置,延長氣體在殼體內的滯留時間,使氣體更好地得到冷凝;本發明的使用于反應釜和真空機組之間,在蒸餾釜中升化的產品通過真空管道進入本發明冷卻回收裝置時,遇驟冷環境,大部分會冷凝變成固體,通過收集回收產品,并使進入真空體系的升華產品就會大大降低,這樣既保護了真空機組和泵,又降低了排入大氣的產品量;使用本發明裝置減少了真空泵體的清理頻率,由原來的2天清理一次,變為30天清理一次,并且每月可回收產品0.1%,產品損失率降低96%。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高真空蒸餾系統中的冷卻裝置,參照圖1,是殼體8為雙層中空殼體,中空殼體8的下部設有進水口2,上部設有出水口6,進水口2和出水口6與中空殼體8的中間空腔連通,在殼體8的頂部設有出氣口1,下部設有進氣口5,進氣口5和出氣口1與殼體8內腔相通,殼體8內腔的上部設有擋氣板7,殼體8的底部設有與殼體內腔連通的出料口4,這構成本發明的一種結構。
實施例2,一種高真空蒸餾系統中的冷卻裝置,參照圖2,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殼體8上部為圓柱形,下部為圓錐形,出料口4設置在圓錐形殼體8的錐尖出,殼體8的下部設有可觀察殼體內部的視鏡3,相鄰的擋氣板7的與殼體8內壁間的開口交錯設置,其他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盛華電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盛華電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09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光學字符識別(OCR)過程中的段落識別
- 下一篇:一種彩釉玻璃光伏雙玻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