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山椒根治療、慢性胃炎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280126.X | 申請日: | 201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6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04;A61K35/3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根治 慢性 胃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山椒根治療、慢性胃炎中藥。
背景技術:
急、慢性胃炎是內殼常見病和多發病,臨床上多采用藥物口服治療,尤其是慢性胃炎的治療時間長,長期使用西藥治療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此外還存在療效不明顯的弊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利用山椒根治療、慢性胃炎中藥,它對于治療急、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療效。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利用山椒根治療、慢性胃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黨參8-12、瓦楞子8-12、蘿卜根4-8、白術4-8、蘆薈葉4-8、干姜1-5、山椒根13-17、落地生根4-8、制半夏7-11、辣椒葉1-5、木香4-8、當歸13-17、吳茱萸7-11、破布葉8-12、炒刺猬皮1-5。
一種利用山椒根治療、慢性胃炎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黨參10、瓦楞子10、蘿卜根6、白術6、蘆薈葉6、干姜3、山椒根15、落地生根6、制半夏9、辣椒葉3、木香6、當歸15、吳茱萸9、破布葉10、炒刺猬皮3。
山椒根功效:解毒、除濕、散瘀、止血?。主治:?痢疾;泄瀉;乳蛾;瘧疾;風濕痹痛;跌打腫痛;崩漏;癰腫疔瘡;瘰疬;毒蛇咬傷;濕疹;腳癬;外傷出血。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所用山椒根具有溫中除濕、散瘀止血的功效,辣椒葉也能溫中健胃,促進胃壁血液循環,輔助三七、瓦楞子、刺猬皮等修復胃粘膜,對于治療急、慢性胃炎均有很好的幫助,本發明中藥具有很好的療效,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利用山椒根治療、慢性胃炎中藥,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g)為:黨參10、瓦楞子10、蘿卜根6、白術6、蘆薈葉6、干姜3、山椒根15、落地生根6、制半夏9、辣椒葉3、木香6、當歸15、吳茱萸9、破布葉10、炒刺猬皮3。
稱取以上對應組的原料組分,按照湯藥的常規制法,加水煮成湯劑服用,每天一劑,一劑分兩次服用。
本發明經臨床應用,列舉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莊某,男,45歲。主訴:上腹疼痛、不適,食欲下降,惡心嘔吐,有時伴腹瀉。診斷:慢性胃炎。服用本發明中藥一個月后,不適癥狀基本消失,療效顯著。
病例二:???
趙某,男,38歲。兩周前開始感覺上腹不適,飲酒以及使用辛辣食品時,不適感更加明顯。一周前體檢得出急性胃炎。開始服用本發明中藥35天后,患者恢復健康,至今未復發。
病例三:
孫某,女,34歲。主訴:一年前上腹開始疼痛,并伴有早飽、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診斷:慢性糜爛性胃炎。采用本發明中藥治療五周后,患者消化不良癥狀完全消失,患者恢復健康。
病例四:
莊某,女,37歲。主訴:患者平時因為工作原因,飲食不規律,一周前開始胃痛,腹痛腸鳴,大便稀帶黑。醫院診斷為:急性胃炎。采用本發明中藥治療,一月后,患者恢復正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暢,未經劉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012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珩磨設備的連接桿
- 下一篇:用于打磨鋼管內壁的角磨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