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流輸電損耗的在線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0017.8 | 申請日: | 201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68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禮文;姚建國;楊勝春;楊爭林;於益軍;馮樹海;石飛;劉俊;李峰;王勇;湯必強;郭曉蕊;徐鵬;潘玲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00 | 分類號: | H02J1/0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 輸電 損耗 在線 分析 方法 | ||
1.一種直流輸電損耗的在線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通過建立和拼接CIM導入模型和人工輸入模型的方式生成分析直流輸電損耗的計算模型;
所述CIM導入模型為EMS系統中通過CIM導出的模型,人工輸入模型為通過人工輸入的方式單獨建立的模型;
步驟S2,獲取所述EMS系統中的模型的實時量測數據、氣象數據和諧波電流數據,根據高壓直流換流站損耗的確定標準計算換流站內損耗,根據電力網電能損耗計算導則計算直流線路的損耗;
步驟S3,基于步驟S2中的所述損耗計算結果對損耗進行統計分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接地極模型、直流濾波器電阻器和交流濾波電阻器的模型通過人工輸入的方式建立;其它直流輸電設備模型為EMS系統中通過CIM導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直流濾波器和交流濾波器中的電抗器和電容器在EMS模型里單獨建模。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IM導入模型中包括了直流輸電設備的運行參數,所述運行參數包括容量、阻抗和額定電壓;所述人工輸入模型包括通過人工輸入直流輸電設備的特性參數,所述特性參數包括損耗角正切值和電暈系數;
所述人工輸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所述CIM導入模型,通過關鍵字來匹配;
所述人工輸入模型建立時保持直流輸電設備的關鍵字和中文名與所述CIM導入模型一致,所述人工輸入模型保存在商業數據庫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所述換流站內損耗和所述直流線路的損耗進行在線周期計算,所述損耗計算的結果保存在商業數據庫中;
獲取所述EMS系統的模型的實時量測數據的方法為:通過CIM導出EMS的實時量測數據的生數據,遵循電力系統的基爾霍夫定律和歐姆定律對所述量測數據的生數據進行增補和糾錯校正后,得到所述可用于計算的實時量測數據;
獲取所述氣象數據的方法為通過FTP方式從第三方氣象軟件來獲??;
獲取諧波電流數據的方法為從諧波電流量測系統中獲取或者使用第三方軟件的仿真計算結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的所述損耗統計分析周期運行,統計結果保存在商業數據庫中,所述損耗統計分析包括損耗的分類統計、實時損耗率和電量的統計;
所述分類統計為按照換流變總損耗、換流閥總損耗等設備和直流輸電工程進行分類統計;
所述實時損耗率為單個直流輸電工程的損耗功率與輸送功率的百分比的實時統計;
所述電量為實時損耗的時間段積分。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步驟S4,對所述損耗統計分析結果展示,所述展示的損耗統計分析結果包括損耗數據的報表、圖形和曲線的顯示瀏覽。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Excel工具實現所述損耗數據的報表顯示瀏覽;
基于Qt編程實現所述損耗數據的曲線和圖形的顯示瀏覽。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述統計結果進行采樣后分析,所述采樣周期與所述計算周期相同,在商業數據庫中保存所述采樣結果;
結合電網的潮流分析和安全分析對所述采樣的歷史損耗曲線的對比分析,得到經濟安全的運行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00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