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磨的結晶器窄面銅板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79914.7 | 申請日: | 201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4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學;劉趙衛;趙敏;劉彩玲;王受田;楊超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1/059 | 分類號: | B22D11/059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張培勛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磨 結晶器 銅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連鑄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耐磨的結晶器窄面銅板結構。
背景技術
為延長結晶器窄面銅板的壽命,改善鑄坯角部緩冷和角部裂紋,提高連鑄機鑄坯質量,多種結晶器技術已應用。但是目前窄面銅板角部在澆鋼幾千噸左右后就出現明顯磨損,嚴重的時候銅板下部角部的鍍層完全磨去且露出銅,銅板下部中間區域鍍層完好。角部磨損的銅板如果繼續使用輕則鑄坯角部裂紋、鑄坯滲銅、角部磨損加速,嚴重的時候會出現窄面漏鋼事故。
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在結晶器中采用了銅板表面鍍層技術、多錐度銅板技術、改變窄面銅板水縫等技術,但還是無法解決銅板下部角部的磨損嚴重、銅板壽命低的問題。在改善鑄坯角部緩冷、減少角部裂紋方面也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耐磨的結晶器窄面銅板結構,在窄面銅板下部兩側安裝耐磨墊塊,具有提高窄面銅板邊角部硬度、減少窄面銅板的磨損、延長窄面銅板使用壽命、減少維修量;改善鑄坯角部緩冷和角部裂紋,提高鑄坯質量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耐磨的結晶器窄面銅板結構,其特征為:在窄面銅板下部的兩側安裝耐磨墊塊,窄面銅板和耐磨墊塊之間設置有調整墊片,耐磨墊塊和調整墊片通過鍵定位,并用螺栓固定在窄面銅板下部兩側。
所述的耐磨墊塊高度為50~250mm,寬度為15~30mm。
所述的耐磨墊塊采用包括耐磨鋼在內的硬度HB>280的鋼。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由于本發明在窄面銅板下方角部安裝耐磨墊塊,提高了銅板的耐磨性,延長窄面銅板使用壽命、減少維修量;改善鑄坯角部緩冷和角部裂紋,提高連鑄坯質量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B-B剖視圖。
圖中,1、窄面銅板;2、耐磨墊塊;3、螺栓;4、調整墊片;5、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詳細敘述。
實施例1:如圖1、2、3所示一種耐磨的結晶器窄面銅板結構,其特征為:在窄面銅板1下部的兩側安裝耐磨墊塊2,窄面銅板1和耐磨墊塊2之間設置有調整墊片4,耐磨墊塊2和調整墊片4通過鍵5定位,并用螺栓3固定在窄面銅板1下部兩側。
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耐磨墊塊2高度為50~250mm,寬度為15~30mm。耐磨墊塊2采用包括耐磨鋼在內的硬度HB>280的鋼。安裝好后必須通過調整墊片4將耐磨墊塊2調整到等于或者低于窄面銅板工作面0.05~0.1mm。澆鋼過程中,由于鑄坯角部屬于二維冷卻,角部冷卻強度大、凝固的坯殼強度較高,由于結晶器錐度的原因,在拉坯的過程中,鑄坯和銅板緊密接觸,鑄坯角部和銅板的摩擦力較大,所以窄面銅板角部磨損較大。安裝耐磨墊塊后,角部為耐磨墊塊和鑄坯之間的摩擦,因而窄面銅板的耐磨性改善,保證了鑄坯窄面傳熱的均勻性;同時銅板下部角部實現緩冷,角部冷卻改善,提高了鑄坯質量。
本實施例沒有詳細敘述的部件和結構屬本行業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結構或常用手段,這里不一一敘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經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99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