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碳雙效脫氮污水處理系統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79569.7 | 申請日: | 2012-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7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蔣建民;劉義安;閆訓成;王永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蔣建民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011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碳雙效脫氮 污水處理 系統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及工藝,尤其是對于低碳高氮廢水處理后滿足COD達標的同時確保廢水中的氨氮總氮達標的處理系統及工藝。
背景技術
當前國內外水處理技術發展很快,但隨著工業進程的加快,廢水排放的水質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低碳廢水(指有一定碳源由于廢水的毒性,對生物影響顯著,及由于工藝思路導致廢水中碳被無效消耗)日益增多。大量化肥的使用及硝化反硝化與脫磷工藝的矛盾特性,導致廢水處理往往COD已經達到國家標準,但其氨氮濃度及總氮濃度依然超標。也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開發出一種工藝,使該工藝與現有的水質特性接口,滿足COD達標的同時,確保廢水中的氨段總氮達標。
但現有水處理工藝存在的幾個矛盾點:
當前水處理基本工藝為A2O工藝(A2O法又稱AA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個字母的簡稱(厭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種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可用于二級污水處理或三級污水處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所有污水處理工藝均視作不同廢水特性,開發出來的該工藝的變種。比如單一池體完成廢水處理的SBR工藝(Sequencing?Batch?Reactor的簡稱:又叫做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或者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強化回流控制的氧化溝及不同溝型,為保證生物量開發的基于此工藝生物膜法。及為保證出水的膜技術工藝。
其顯著特點是脫氮與脫磷互相矛盾。對低碳高氮廢水,需補充碳源完成增加運行成本。對含有碳源但生物毒性高的廢水,無法有效利用其中碳。采用鐵碳內電解,增加鐵消耗并無法解決堵塞問題,采用芬頓氧化增加藥劑量兩調PH增加運行費用增大污泥產量。電氧化工藝導致廢水大量無效能量消耗。當前中國工業高速發展,廢水的低碳高氨氮廢水大量存在,目前國家標準只對氨氮進行限制,而對總氮限制較少,因此未來水污染標準一定會對總氮進行嚴格的要求。充分認識到氨氮、凱氏氮、無機氮、總氮四者者關系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碳雙效脫氮污水處理系統及工藝。
該技術針對氨氮、總氮、TKN較高的廢水的最短程的雙效處理工藝。并重點考慮該類廢水的特點,一般情況下碳源濃度較低,通常情況下其碳源不被生物利用或對生物具備毒性,及反硝化碳源不足的情況提出的。
其技術方案基于的構思如下:
低碳廢水的特點是碳源低或者不可以被生物利用,一是在需要反硝化階段通過相對高濃度化技術將廢水中的碳源富集起來,滿足反硝化的基本條件即高濃度的碳源,高硝酸根和亞硝酸根。第二部分是是廢水產生污泥中的碳源釋放出來,作為補充碳源,三是對生物有毒性的物質富含大量的碳源通過對毒性物質的斷鏈及小分子化是實現,碳源補充。
其次:解決來水中的有機氮TKN及氨氮的快速硝化為前提,硝化之后馬上進入高活性污泥齡層進行高碳反硝化。
利用常規工藝完成后置A/O、二次硝化與反硝化后接外置超濾系統實現回用或排放。
為實現上述目的并基于上述構思:
本發明提供的低碳雙效脫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對污水進行預處理的粗格柵提升泵站、調節-再生-吸附池、細格柵;還包括:
第一低溫催化氧化裝置,設有污水輸入端、污水輸出端,該污水輸入端通過污水管線與所述細格柵的污水輸出端連通;
靜置氧化與活性泥膜層池,設有污水輸入端、工藝啟動菌種輸入端、污水輸出端、剩余污泥輸出端;該污水輸入端通過污水管線與所述第一低溫催化氧化裝置的污水輸出端連通;工藝啟動菌種輸入端通過加藥管線連通有工藝啟動菌種產生裝置;
污泥儲池,設有剩余污泥輸入端、剩余污泥輸出端,該剩余污泥輸入端通過剩余污泥管線與所述靜置氧化與活性泥膜層池的剩余污泥輸出端連通;該剩余污泥輸出端通過剩余污泥管線連通污泥脫水裝置;
水解酸化池及A/O池,設有污水輸入端、空氣輸入端、回流污泥輸入端、污水輸出端;該污水輸入端通過污水管線與所述靜置氧化與活性泥膜層池的污水輸出端連通;該空氣輸入端通過空氣管線連通有鼓風裝置;
二沉池,設有污水輸入端、回流污泥輸出端、污水輸出端,該污水輸入端通過污水管線與所述水解酸化池及A/O池的污水輸出端連接,該回流污泥輸出端經回流污泥管線、回流污泥泵連通調節-再生-吸附池的回流污泥輸入端、水解酸化池及A/O池的回流污泥輸入端;
第二低溫催化氧化裝置,設有污水輸入端、污水輸出端;該污水輸入端通過污水管線與二沉池的污水輸出端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蔣建民,未經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蔣建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95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強酸性離子交換纖維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制備七水硫酸鎂的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