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79104.1 | 申請日: | 2012-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7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任南琪;張璐;邢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煥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纖維素 戊糖 降解 產氫菌 分離 方法 | ||
1.一種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一、取菌源進行培養,得懸濁液;二、取步驟一得到的懸濁液以體積百分比為1%的接種量接種于以葡萄糖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中,在37℃培養箱中培養4~6d,得菌懸液A;三、以結晶纖維素為底物,在以纖維素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初始pH為5.5~7.5,溫度為37℃的條件下對菌懸液A進行厭氧富集培養7d;四、然后取富集培養后的菌懸液B按體積百分比為10%的接種量接種于以纖維素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中繼續在pH為5.5~7.5,溫度為37℃的條件下富集培養2~3d;五、重復步驟四3~5次,得菌懸液B;六、取步驟五得到的菌懸液B用無菌水按10-1、10-2、10-3、10-4和10-5的倍數進行稀釋,將10-5倍數稀釋后的菌懸液B按10%的接種量接種于pH為5.5~7.5的微晶纖維素固體培養基中,在37℃培養箱中培養至出現透明圈;七、在無菌環境下,用氮氣針挑取一個的步驟六中透明圈直徑為6~10mm的菌落至以戊糖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中,在37℃培養箱中培養1~3d;八、重復步驟六至步驟七5次,即完成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其中,步驟一中所述的菌源為牛瘤胃內含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取菌源進行培養是指:將菌源放入裝有玻璃珠的滅菌血清瓶內,在無菌狀態下加入厭氧無菌水,再向滅菌血清瓶中通氮氣5min后,將滅菌血清瓶進行密封,并放入恒溫搖床中,在溫度為37℃,轉速為140r/min的條件下培養6~8h;其中菌源與厭氧無菌水的體積比為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和步驟三中所述的以葡萄糖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按重量份數是由1份氯化銨、1份氯化鈉、3份磷酸氫二鉀、1.5份磷酸二氫鉀、0.7份半胱氨酸、0.2份硫酸鎂、0.2份氯化鉀、2份酵母提取物、0.5份維生素,0.5份微量元素,0.05份質量百分含量為0.01%的刃天青和10份的葡萄糖組成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述的微晶纖維素固體培養基是由微晶纖維素和瓊脂粉組成;其中,微晶纖維素濃度為5g/L,瓊脂粉濃度為20g/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述的微晶纖維素液體培養基按重量份數是由1份氯化銨、1份氯化鈉、3份磷酸氫二鉀、1.5份磷酸二氫鉀、0.7份半胱氨酸、0.2份硫酸鎂、0.2份氯化鉀、2份酵母提取物、0.5份維生素,0.5份微量元素,0.05份質量百分含量為0.01%的刃天青和5份的微晶纖維素組成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纖維素戊糖中溫降解產氫菌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和步驟六中所述的以戊糖為碳源的液體培養基按重量份數是由1份氯化銨、1份氯化鈉、3份磷酸氫二鉀、1.5份磷酸二氫鉀、0.7份半胱氨酸、0.2份硫酸鎂、0.2份氯化鉀、2份酵母提取物、0.5份維生素,0.5份微量元素,0.05份質量百分含量為0.01%的刃天青和5份的戊糖組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910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信息處理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監視移動計算產品/裝置的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