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熱解爐荒煤氣導出冷凝和回收凈化及燃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79088.6 | 申請日: | 2012-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46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民;王小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K1/10 | 分類號: | C10K1/10;C10K1/06;C10K1/04;C10K1/00;C10K1/32;C10B27/00;C10B2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熱解爐荒 煤氣 導出 冷凝 回收 凈化 燃燒 裝置 | ||
1.一種煤熱解爐荒煤氣導出冷凝和回收凈化及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荒煤氣導出裝置、荒煤氣冷凝裝置、荒煤氣回收凈化裝置,外燃氣加熱裝置;所述的荒煤氣導出裝置包括荒煤氣集中室、內導出通道,外導出通道、導出主通道,導出環道,所述的荒煤氣集中室設置在煤熱解爐的炭化室的頂部與炭化室一體成形,所述的內導出通道設置火道隔墻中,內導出通道入口穿過炭化室的內環墻通向炭化室,內導出通道出口穿過內環墻通向炭化室頂部的荒煤氣集中室,所述的外導出通道設置爐體的外墻中,包括下外導出通道入口、上外導出通道入口,所述的下外導出通道入口、上外導出通道入口穿過炭化室的外環墻通向炭化室,外導出通道出口穿過外環墻通向炭化室頂部的荒煤氣集中室,所述的導出主通道設置在煤熱解爐的爐體的外墻中,導出主通道入口與荒煤氣集中室相通再向上延伸到設置爐體的外墻上部導出環道中,所述的導出環道設置一荒煤氣導出口;所述的荒煤氣冷凝裝置包括荒冷凝殼體、調節輪密封蓋、螺紋調節桿、水封閥蓋、水封閥座、集氣管、氨水噴頭;冷凝殼體呈長桶形,其側壁上部開設有荒煤氣進入口,所述的荒煤氣進入口通過管道與荒煤氣導出裝置的導出環道的荒煤氣導出口相連通;氨水噴頭設置在冷凝殼體的頂部,螺紋調節桿一端從冷凝殼體的頂部通孔伸出與調節輪螺紋聯接,密封蓋套置螺紋調節桿上固定在冷凝殼體上,螺紋調節桿另一端與水封閥蓋相連接固定,水封閥座設置在冷凝殼體內中下部將冷凝殼體分上下兩部,水封閥座中部向上凸起一段桶形開口瓶頸,水封閥蓋倒扣在開口瓶頸上,集氣管設置在冷凝殼體底部;所述的荒煤氣回收凈化裝置包括氣液混合進入管、氣液分離器、空冷器、煤氣風機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所述的氣液混合進入管通過管道與荒煤氣冷凝裝置的集氣管相連接,氣液混合進入管分成兩支路一路熱煤氣輸送?管、另一路混合液管,其中熱煤氣輸送管向上通向空冷器,混合液管向下通向煤焦油氨水沉淀槽;空冷器包括空冷殼體、煤氣冷卻管網,空冷殼體內部形成空冷腔,煤氣冷卻管網形成獨立回路置于空冷腔中,煤氣冷卻管網入口通過第一空冷閘閥與熱煤氣輸送管相聯,煤氣冷卻管網出口亦設有第二空冷閘閥,煤氣風機組通過第一空冷煤氣輸送管與第二空冷閘閥相聯通,活性焦干法回收器通過第二空冷煤氣輸送管與煤氣風機組相通,所述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包括回收器殼體、吸附倉、不飽和活性焦進入倉、飽和活性焦存儲倉,回收器殼體為一空腔容器,回收器殼體上部凈煤氣輸出管,回收器殼體下部與第二煤氣輸送管相聯通,吸附倉設置在空回收器殼體中位于凈煤氣輸出管與第二煤氣輸送管之間,吸附倉的頂部、底部為過濾網狀結構,吸附倉頂部與設置在回收器殼體頂部的不飽和活性焦進入倉相聯通,吸附倉頂部與不飽和活性焦進入倉之間設置第一回收閘閥,吸附倉底部與設置在回收器殼體底部與飽和活性焦存儲倉相聯通,吸附倉底部與飽和活性焦存儲倉之間設置有第二回收閘閥;所述的外燃氣加熱裝置,位于煤熱解爐體中部圍繞在炭化室外墻四周,包括一組以上結構相同第一燃氣加熱器、第二燃氣加熱器和氣體換向裝置;所述的第一燃氣加熱器包括第一燃燒室、第一煤氣進入支管和第一蓄熱換熱器,第一燃燒室成相對封閉的煤氣燃燒火道,第一煤氣進入支管通到第一燃燒室底部,第一蓄熱換熱器包括第一蓄熱腔、第一蓄熱體、第一空氣進入支管和第一燒廢氣排出支管,第一蓄熱腔設置在爐體外墻中,第一蓄熱體設置第一蓄熱腔中,第一蓄熱腔一端通向第一燃燒室底部,另一端分別接有第一空氣進入支管和第一燃燒廢氣排出支管;所述的第二燃氣加熱器包括第二燃燒室、第二煤氣進入支管和第二蓄熱換熱器,第二煤氣進入支管通到第二燃燒室底部,第二蓄熱換熱器包括第二蓄熱腔、第二蓄熱體、第二空氣進入支管和第二燒廢氣排出支?管,第二蓄熱腔亦設置在爐體外墻中,第二蓄熱體設置第二蓄熱腔中,第二蓄熱腔一端通向第二燃燒室底部,另一端分別接有第二空氣進入支管和第二燃燒廢氣排出支管;所述的第一燃燒室和第二燃燒室之間設有燃燒室通孔;所述的氣體換向裝置包括上盤、下盤、旋轉換向電機、空氣風機、煤氣風機、廢氣風機,所述的下盤分別接有一個空氣主管和第一空氣分管、第二空氣分管,一個煤氣主管和第一煤氣分管、第二煤氣分管,一個燃燒廢氣主管和第二燃燒廢氣分管、第一燃燒廢氣分管,其中,第二燃燒廢氣分管和第一燃燒廢氣分管與第一空氣分管和第二空氣分管及第一煤氣分管和第二煤氣分管的設置剛好對調;所述的上盤轉動貼合在下盤上方,上盤分別對應設置有空氣連接管、煤氣連接管、燃燒廢氣連接管,所述的旋轉換向電機與上盤傳動連接,帶動上盤在下盤上往復轉動;其中,所述的第一空氣分管和第一空氣進入支管聯接,同時,所述的第一煤氣分管和第一煤氣進入支管聯接,此時同時,所述的第一燃燒廢氣分管與第一燃燒廢氣排出支管聯接;同理,第二空氣分管和第二空氣進入支管聯接,同時,第二煤氣圍管將第二煤氣分管和第二煤氣進入支管聯接,與此同時,第二燃燒氣分管與第二燃燒廢氣排出支管聯接;所述的外燃氣加熱裝置的氣體換向裝置的煤氣風機通過管道與荒煤氣回收凈化裝置的活性焦干法回收器的凈煤氣輸出管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908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