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吸塵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76179.4 | 申請日: | 2012-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8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星出真一;恩田雅一;藤原祐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47L9/00 | 分類號: | A47L9/00;A47L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吸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吸塵器。
背景技術
以往,在該種的電動吸塵器中,為了使電動吸塵器的靜音性能提高,提出有在設于軟管的靠延長管一側的端部的把手管內配置吸音材料的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即,如圖13A所示,以往的電動吸塵器由電動吸塵器主體201、抽吸軟管(suction?hose)203、延長管204、抽吸件205構成。電動吸塵器主體201內置有電動鼓風機(未圖示)。抽吸軟管203的一端裝卸自如地連接于電動吸塵器主體201,并且在其另一端具有把手管202。延長管204的一端裝卸自如地連接于抽吸軟管203的把手管202。抽吸件205裝卸自如地連接于延長管204的另一端。
如圖13B所示,在以往的電動吸塵器的把手管202的一部分形成有隆起部206,在該隆起部206的上表面形成風量調節孔207。并且,在風量調節孔207上滑動自如地配置有風量調節閥208,風量調節閥208調節該風量調節孔207的開口面積,從而調節來自抽吸件205的風量,由該風量調節孔207和風量調節閥208構成風量調節機構209。而且,在風量調節孔207的下方形成有經由適當空間(未圖示)與把手管202相連通的狹縫210。在由該風量調節孔207和狹縫210形成的空間(未圖示)中配置有泡沫聚氨酯泡沫體等具有透氣性的吸音材料211。
此外,還提出有在設于軟管的靠延長管一側的端部的把手管內配置吸音材料的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即,如圖13C所示,以往的電動吸塵器(未圖示)的延長管220由筒體222、內蓋224、外蓋225以及吸音材料226構成。筒體222在頂面沿長度方向具有開口部221。內蓋224自外側嵌入并焊接于開口部221,內蓋224在其底面具有無數的吸音孔223。外蓋225焊接于內蓋224的上端,并且在內蓋224的外側與筒體222的肋部(未圖示)相抵接而被焊接。吸音材料226夾在內蓋224和外蓋225之間。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電動吸塵器中,從對由在軟管內或延長管內流動的空氣所產生的噪音有效地進行消音,提高電動吸塵器的靜音性能這一觀點出發,還存在改善的余地。
即,在上述以往的電動吸塵器中,由于是將由單一密度形成的吸音材料配置在軟管的把手管、延長管中的結構,因此有時不能有效地使由在軟管的把手管內、延長管內流動的空氣所產生的噪音擴散至吸音材料內。因此,有時不能有效地借助吸音材料對由在軟管的把手管內、延長管內流動的空氣產生的噪音進行消音,從而不能降低電動吸塵器的噪音。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昭63-15225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2-307418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電動吸塵器包括:吸塵器主體,其內置有用于產生抽吸風的電動鼓風機,該抽吸風用于抽吸被清掃面的塵埃;吸音部,其配置在由電動鼓風機產生的抽吸風到達吸塵器主體的抽吸風路中。吸音部包括:在內部具有構成抽吸風路的一部分的吸氣流路并且具有至少一個開口部的筒體、安裝于筒體并用于覆蓋開口部的蓋體、以及配置在開口部和蓋體之間的吸音構件。吸音構件以靠蓋體一側的密度比靠開口部一側的密度大的方式形成。
由此,吸音構件以靠蓋體一側的密度比靠開口部一側的密度大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夠使由在形成于筒體的內部的吸氣流路中流動的抽吸風所產生的噪音自開口部高效地擴散至吸音構件的內部。因此,能夠高效地借助吸音構件對由在筒體的內部流動的抽吸風所產生的噪音進行消音,并且能夠使電動吸塵器的靜音性能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電動吸塵器的實施方式1的整體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電動吸塵器的實施方式1中的吸塵器主體的整體剖視圖。
圖3A是表示本發明的電動吸塵器的實施方式1中的在第1管體的內部收容有第2管體的狀態的延長管的整體立體圖。
圖3B是表示本發明的電動吸塵器的實施方式1的第1管體和第2管體的伸長狀態的延長管的整體立體圖。
圖4是圖3B所示延長管的在長度方向的中心部剖切的整體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電動吸塵器的實施方式1的第1管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6是本發明的電動吸塵器的實施方式1的自上方觀察第2管體(圖3A、3B中記載的箭頭X方向)的情況下的第2管體的分解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61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制造沖壓模具用起重設備
- 下一篇:一種新型懸臂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