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全營養玉米或高粱的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76096.5 | 申請日: | 2012-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1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德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德聰 |
| 主分類號: | A23G3/48 | 分類號: | A23G3/4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1801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營養 玉米 高粱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新型全營養玉米或高粱等糧食飴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飴糖的制作方法是;將糖與淀粉充分溶解于水中、二次沖漿及攪拌下加入乳酸在140-150℃熬煉40-50分鐘,倒盤冷卻切割成不同塊物制成,不足之處是加入了明膠和香精,降低了營養成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飴糖制作方法,使飴糖的營養更加豐富,對人體更健康,口感更加松軟、滑膩,并具有很好的彈性和韌性;表面光潔、微黃透亮,保質期長,不易變形。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全營養玉米或高粱飴糖,配方組成為:顆粒小于200目的玉米或高粱超微粒粉、黏玉米或粘高粱超微粒粉、白糖、玉米飴或高粱飴糖漿,所述的玉米或高粱超微粒粉重量份數比為30、所述的粘玉米或粘高粱或者麥芽超微粒粉重量份數比為10、所述的白糖重量份數比為30、所述的玉米飴或高粱飴糖漿重量份數比為30,麥芽超微粒粉重量份數比為10。
所述的新型全營養玉米或高粱飴糖,所述的飴糖制成兩種規格,一種是長12厘米、橫切面為1.15平方厘米、凈重25克的圓柱形;另一種是長12厘米、橫切面為2.3平方厘米、凈重50克的圓柱形。
一種新型全營養飴糖的制作方法,在粉碎車間,按重量份數將把玉米或高粱、粘玉米、粘高粱、小米或粘大米、麥芽分別放入粉碎機,粉碎成顆粒小于200目的微粒粉,粉碎車間與收集車間相連,中間開有窗口,將粉碎后的微粒粉用吹風機通過窗口吹入收集倉,待微粒粉慢慢落下后,再收集的微粒粉叫超微粒粉,將所述的超微粒粉100千克放入蒸鍋內,第一次加水?200千克,進行充分的攪拌混合后加熱至90-100度,熬煮蒸發一個小時后,再二次加水100千克,加入白糖100千克、玉米飴或高粱飴糖漿100千克,麥芽超微粒粉30/100千克加熱至140-150度,熬煮蒸發兩個小時后使之呈面團狀,出鍋后冷卻至35-40度,再放入專用糖塊成型機壓制成型。
有益效果:
1.本發明因超微粒粉無水浸而保存了原料中的全部營養成分,使原糧中的米香取代了香精。
本發明用粘玉米或粘高粱取代了傳統配方中的明膠更有益人體的健康
提高了人體的免疫力。
本發明用玉米或高粱的超微粒粉因去掉了乳酸、明膠、香精而使產品更加安全,更健康,更有利于人體的吸收,而且口感更加香甜,老少咸宜。
本發明為撕裂包裝,有利于食品的衛生。
本明表面光潔、透亮,保質期長,存放一年不變形、不硬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新型全營養玉米或高粱飴糖,配方組成為::顆粒小于200目的玉米或高粱超微粒粉、黏玉米或粘高粱超微粒粉、白糖、玉米飴或高粱飴糖漿,所述的玉米或高粱超微粒粉重量份數比為30、所述的粘玉米或粘高粱或者麥芽超微粒粉重量份數比為10、所述的白糖重量份數比為30、所述的玉米飴或高粱飴糖漿重量份數比為30,麥芽超微粒粉重量份數比為10。
實施例2
新型全營養玉米或高粱飴糖,所述的飴糖可制成兩種規格,一種是長12厘米、橫切面為1.15平方厘米、凈重25克的圓柱形,另一種是長12厘米、橫切面為2.3平方厘米、凈重50克的圓柱形。
實施3:
新型全營養飴糖的制作方法,在粉碎車間,按重量份數將把玉米或高粱、粘玉米、粘高粱、小米或粘大米、麥芽分別放入粉碎機,粉碎成顆粒小于200目的微粒粉,粉碎車間與收集車間相連,中間開有窗口,將粉碎后的微粒粉用吹風機通過窗口吹入收集倉,待微粒粉慢慢落下后,再收集的微粒粉叫超微粒粉,將所述的超微粒粉100千克放入蒸鍋內,第一次加水?200千克,進行充分的攪拌混合后加熱至90-100度,熬煮蒸發一個小時后,再二次加水100千克,加入白糖100千克、玉米飴或高粱飴糖漿100千克,麥芽超微粒粉30/100千克加熱至140-150度,熬煮蒸發兩個小時后使之呈面團狀,出鍋后冷卻至35-40度,再放入專用糖塊成型機壓制成型。
?[0017]?實施例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德聰,未經王德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60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