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275424.X | 申請日: | 2012-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39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魯藝;王立平;張元元;鐘成;蔚鵬飛;劉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N5/067;A61B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lián)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吳平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帕金森 治療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帕金森氏?。≒arkinson's?disease)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多在60歲以后發(fā)病,主要病癥表現(xiàn)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晚期會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給病人及家屬帶來較大負擔。此外,隨著全球人口逐漸向老齡化過渡,帕金森氏病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明顯增多并逐漸成為一大社會負擔。
近些年,神經調節(jié)治療在治療帕金森氏病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應用中得到快速發(fā)展,目前已發(fā)展了多種神經調節(jié)治療方法,比如重復經顱磁刺激、經顱直接電刺激和深腦電刺激等,其中,深腦電刺激療法是目前較為理想的神經調節(jié)治療方法之一。
深腦電刺激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也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深腦電刺激缺乏選擇性和特異性,并且在許多情況下對于治療的機理并不明確,因此,在刺激的過程中有一定的不可預知性,甚至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其次,刺激裝置在長期植入后,由于手術的創(chuàng)傷以及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問題往往會引起炎性反應,隨著星形膠質細胞包囊的形成,電極界面的阻抗會明顯增大,刺激效果顯著減弱。此外,包囊也會影響電極周邊的神經細胞存活,增大了電極和目標神經元的距離,進而嚴重影響深腦電刺激的治療效果。另外,深腦電刺激較難實現(xiàn)對神經元的抑制。
發(fā)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監(jiān)測和治療效果較好且較為安全的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
一種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包括電生理信號發(fā)生檢測系統(tǒng)、給藥系統(tǒng)、光刺激系統(tǒng)及中央處理系統(tǒng),所述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所述電生理信號發(fā)生檢測系統(tǒng)、所述給藥系統(tǒng)及所述光刺激系統(tǒng);
其中,所述電生理信號發(fā)生檢測系統(tǒng)包括用于檢測目標區(qū)域的神經遞質濃度和變化的神經遞質傳感器、用于記錄神經組織細胞的局部場電位和神經電活動的記錄電極和用于進行功能性電刺激對帕金森氏病患者進行治療的刺激電極;
所述給藥系統(tǒng)包括注射泵及微導管,所述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所述注射泵通過微導管進行藥物緩釋;
所述光刺激系統(tǒng)包括波形發(fā)生器、光源及光纖,所述波形發(fā)生器控制所述光源發(fā)出的激光的頻率,所述光源發(fā)出的激光傳至所述光纖中用于對導入有光敏感基因的神經組織細胞進行光刺激治療。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神經遞質傳感器為碳纖維微電極、鉑微電極、鉑銥微電極、銥微電極、碳納米管微電極或導電聚合物微電極,所述神經遞質傳感器的直徑為3~200微米。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神經遞質傳感器、所述記錄電極及所述刺激電極形成電極陣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神經遞質傳感器的數(shù)量、所述刺激電極的數(shù)量、所述記錄電極的數(shù)量、所述微導管的數(shù)量及所述光纖的數(shù)量分別至少為1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極陣列、所述微導管及所述光纖平行設置且結合在一起形成束狀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給藥系統(tǒng)通過微導管向神經組織細胞釋放光感基因、抗炎性因子、神經營養(yǎng)因子或血管生長因子。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源發(fā)出的激光的波長為472nm或593n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神經遞質為多巴胺和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種。
上述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工作時,首先中央處理系統(tǒng)控制電生理信號發(fā)生檢測系統(tǒng)通過神經遞質傳感器檢測神經遞質的濃度和變化,同時通過記錄電極檢測神經組織細胞的電生理信號,從而可以更好的監(jiān)測病癥,中央處理系統(tǒng)根據反饋的信息控制波形信號發(fā)生器調節(jié)光源輸出不同頻率的激光,光源發(fā)出的激光傳至光纖中用于對導入有光敏感基因的神經組織細胞進行光刺激治療。通過光刺激來興奮或抑制神經元,達到調控神經回路的目的,從而達到治療帕金森氏病的目的,而且激光只對導入了感光基因的神經組織細胞有作用,因此,該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具有選擇性和特異性。并且這種裝置整合了刺激電極及給藥系統(tǒng),可以在治療的過程中結合電刺激和藥物緩釋技術作為輔助手段提高治療效果且更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的模塊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電極陣列、微導管及光纖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實施方式的帕金森氏病治療裝置100,用于對神經組織200進行檢測和治療,其包括中央處理系統(tǒng)110、電生理信號發(fā)生檢測系統(tǒng)120、給藥系統(tǒng)130及光刺激系統(tǒng)1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54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副臂箱形臂頭部、副臂箱形臂、副臂和起重機
- 下一篇:一種小型蜘蛛式吊裝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