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網絡編碼的雙向中繼HARQ控制系統與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75285.0 | 申請日: | 2012-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1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靖;吳明英;葛建華;師曉曄;王勇;宮豐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H04L1/16;H04L1/00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華;朱紅星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網絡 編碼 雙向 中繼 harq 控制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網絡編碼的雙向中繼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控制系統,包括:
用戶端數據接收模塊(1),用于接收來自于基站端和中繼端的數據,其接收的數據參與用戶端聯合解調;
用戶端數據緩存模塊(2),用于緩存用戶的本地數據以及接收的來自于基站端與中繼端的數據,參與用戶端聯合解調;
用戶端數據編碼調制模塊(3),用于將用戶的本地數據通過編碼調制變成適合在無線信道中傳輸的數據,并實現用戶端數據的發射;
用戶端聯合解調模塊(4),用于對用戶的本地數據以及接收到的來自于基站端和中繼端數據進行聯合似然比檢測,以實現用戶端數據的解調;
用戶端最大似然譯碼模塊(5),用于用戶按照最大似然準則對聯合解調后的數據進行硬判決,實現用戶端數據的譯碼,并將譯碼后的數據送至用戶端數據校驗模塊(6);
用戶端數據校驗模塊(6),用于校驗用戶譯碼后的數據正確與否,并將根據校驗結果產生的應答信號反饋至中繼端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6);
基站端數據接收模塊(7),用于接收來自于用戶端和中繼端的數據,其接收的數據參與基站端聯合解調;
基站端數據緩存模塊(8),用于緩存接收到的來自于用戶端與中繼端的數據,參與基站端聯合解調;
基站端數據編碼調制模塊(9),用于將基站的本地數據通過編碼調制變成適合在無線信道中傳輸的數據,并將編碼后的數據發射出去;
基站端聯合解調模塊(10),用于對基站接收到的來自于用戶端和中繼端數據進行聯合解調,實現基站端數據的解調,并將解調后的數據送至基站端最大似然譯碼模塊(11);
基站端最大似然譯碼模塊(11),用于基站按照最大似然準則對聯合解調后的數據進行硬判決,實現基站端數據的譯碼,并將譯碼后的數據送至基站端數據校驗模塊(12);
基站端數據校驗模塊(12),用于校驗基站譯碼后的數據正確與否,并將根據校驗結果產生的應答信號反饋至中繼端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6);
中繼端數據接收模塊(13),用于接收來自于基站端和用戶端的數據,其接收的數據參與中繼端網絡編碼;
中繼端數據緩存模塊(14),用于緩存中繼接收到的用戶端和基站端的數據,根據校驗結果產生的控制信號決定讀取緩存區數據或丟棄緩存區數據;
中繼端數據校驗模塊(15),用于對接收到的用戶和基站的數據進行校驗,得到校驗結果,其校驗結果將傳遞到控制信號生生模塊(16);
中繼端的控制信號生成模塊(16),根據中繼端數據校驗結果及基站端和用戶端反饋的應答信號產生控制信號,該控制信號用以控制中繼端數據緩存模塊(14)的數據是否參與網絡編碼;
中繼端的網絡編碼模塊(17),用于對中繼接收到數據以及中繼端數據緩存區的數據根據控制信號進行逐比特異或,實現網絡編碼,并將網絡編碼后的數據送至中繼端調制模塊(18);
中繼端的調制模塊(18),用于將中繼端經過網絡編碼后的數據通過脈沖幅度調制后發射出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52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感應單元和包括該感應單元的發動機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真空玻璃邊緣封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