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銹鋼帶鋼的平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72987.3 | 申請日: | 2012-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62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慧芝;趙勝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05 | 分類號: | B21D1/05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03***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帶鋼 平整 方法 | ||
1.一種不銹鋼帶鋼的平整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驟:?
Ⅰ??關閉除塵系統;
Ⅱ??在準備站切掉帶鋼頭部缺陷部分,尤其是要切掉粘貼標簽的部位;
Ⅲ??機組穿帶時,使用開卷壓輥協助完成穿帶,將前張力夾送輥、后張力夾送輥抬起,避免夾送輥對帶鋼產生擦疤;
Ⅳ??穿帶結束,壓下前張力夾送輥、后張力夾送輥,平整作業過程中把握好機組前后張力、軋制壓力、機組速度的調整節點和調整幅度,具體方法為:
穿帶結束后先建開卷、卷取單位張力,此時開卷與卷取單位張力為0.2~0.5?Kg/mm2,壓下平整工作輥并調整軋制壓力為200~250噸,以低速擋調整開卷、卷取張力,開卷速度不大于40?m/min,開卷單位張力根據0.8-0.9-1.0-1.1-1.1-1.2-1.3Kg/mm2?逐漸調大,最大不要超過1.3Kg/mm2?,逐漸均勻卷緊鋼卷,卷取單位張力根據2.5-2.7-2.8-2.9-3.0?Kg/mm2逐漸調大,最大不要超過3.0?Kg/mm2,根據下述產品規格調整機組速度和矯直輥位置:
產品規格?3.5/4.0×1130、1250??對應的開卷單位張力為1.0~1.5kg/mm2?,
??????卷取單位張力2.5~3.0kg/mm2,矯直輥位置?Ro111、?Ro112?、Ro113分別為?-9、-10、-11;
產品規格?5.0×1130、1250??對應的開卷單位張力為1.0~1.5kg/mm2?,
??????卷取單位張力2.5~3.0kg/mm2,矯直輥位置?Ro111、?Ro112?、Ro113分別為?-8、-9、-10;
產品規格?6.0×1130、1250??對應的開卷單位張力為1.0~1.5kg/mm2?,
??????卷取單位張力2.5~3.0kg/mm2,矯直輥位置?Ro111、?Ro112?、Ro113分別為?-7、-8、-9;
產品規格4.0×1500??對應的開卷單位張力為1.1~1.7kg/mm2?,
??????卷取單位張力2.8~3.20kg/mm2,矯直輥位置?Ro111、?Ro112?、Ro113分別為?-9、-10、-11;
產品規格5.0×1500??對應的開卷單位張力為1.1~1.7kg/mm2?,
??????卷取單位張力2.8~3.20kg/mm2,矯直輥位置?Ro111、?Ro112?、Ro113分別為?-8、-9、-10;
產品規格6.0×1500??對應的開卷單位張力為1.1~1.7kg/mm2?,
??????卷取單位張力2.8~3.20kg/mm2,矯直輥位置?Ro111、?Ro112?、Ro113分別為?-7、-8、-9;
機組的速度(m/min)?分為帶頭速度20~50,中部速度100~150,帶尾速度30-50;
并根據來料板形狀況選擇工作輥彎輥:來料為中間浪時采用工作負彎輥;來料為雙邊浪時采用工作正彎彎輥,然后操作機組啟車按鈕,機組進入正常平整生產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銹鋼帶鋼的平整方法,其特征是:啟車后先以不大于50?m/mi低速調整板形同時檢查帶鋼頭部的上下表面質量,未發現異常時提速至不大于150m/min;生產全卷的50±5%時降速至不大于100m/min,此時慢速壓下伸彎輥,同時視來料板形情況調整工作輥平衡和彎輥并檢查表面狀況,待生產至剩全卷的30±5%時降速至不大于50m/min,此時來料板形如出現明顯邊浪,則增加軋制壓力,增加矯直力,并深壓伸彎輥,一定制止開卷過程來料邊浪的層間拍打現象?,直至帶鋼甩尾,期間要求再次檢查帶鋼上下表面質量;當帶尾到達矯直機入口時及時抬起工作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298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蝕刻方法、金屬蝕刻控制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車輛的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