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測定鈹-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實驗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72722.3 | 申請日: | 2012-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785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瑛娜;劉寶元;魏欣;高曉飛;趙玉明;郭乾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N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10087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定 土壤 剖面 垂直 分布 實驗 裝置 方法 | ||
1.測定鈹-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實驗裝置,包括采集裝置(100)和切片裝置(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裝置(100)包括防濺管(11)、放樣室(12)、連接管(13)、底蓋(14)和支架(15);
所述支架(15)上端部套住底蓋(14),該底蓋(14)上設置放樣室(12),所述放樣室(12)上疊置防濺管(11),所述防濺管(11)和放樣室(12)的連接處外套設連接管(13);
所述防濺管(11)和放樣室(12)具有相同的內徑和外徑;
所述連接管(13)的內徑與防濺管(11)和放樣室(12)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底蓋(14)的內徑和放樣室(12)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底蓋(14)的底面均勻設置有若干通孔(141);
優選地,所述底蓋(14)外徑和支架(15)內徑相匹配;
所述切片裝置(200)包括固定室(21),推土柄(22),固定底蓋(23)和手柄(24);
所述固定室(21)為圓管結構,優選地,所述固定室(21)的內徑和放樣室(12)的外徑相匹配;
所述固定室(21)的底部固定設置固定底蓋(23);優選地,在該固定底蓋(23)的中心設有帶螺紋(2311)的圓孔(231);
所述推土柄(22)包括推土板(221)和推桿(222);所述推土板(221)設置在固定底蓋(23)上方的固定室(21)內,該推土板(221)為圓形片,其直徑與放樣室(12)的內徑相同;所述推土板(221)中心固設推桿(222),該推桿(222)設外螺紋(2221),該外螺紋(2221)和固定底蓋(23)中的圓孔內螺紋(2311)相匹配,所述推桿(222)自固定室(21)內通過固定底蓋(23)上的圓孔(231)螺紋旋轉穿出固定底蓋(23);
所述推桿(222)的下端設置手柄(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濺管(11)內徑為100~110mm,高190~210?mm;
所述放樣室(12)內徑為100~110mm,高90~110mm;
所述底蓋(14)內徑為徑105~115mm,高28~32mm,底蓋的底部均勻設有若干直徑為4~6mm的孔;
所述支架(15)的內徑為110~120?mm,高32~38?mm;
所述固定室(21)的內徑為104~113mm,壁厚1.8~2.2mm,高110~120mm;
所述推土板(221)的直徑為100~110mm,所述推土板(221)的厚度為1.8~2.2mm;
所述推桿(222)直徑為18~22mm,長180~220mm;所述推桿外螺紋(2221)的螺距為0.8~1.2mm;
所述固定底蓋(23)包括下層(232)、中層(233)和上層(234)的三層結構,所述下層(232)直徑110~116mm,厚度4~6mm;所述中層(233)直徑104~113mm,與固定室(21)的內徑相匹配,厚度4~6mm;所述上層(234)直徑100~110mm,與推土板(221)直徑相同;所述固定底蓋(23)中心圓孔(231)直徑18~22mm,孔壁上螺紋(2311)的螺距為0.8~1.2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5)的底邊設有幾個豁口(151)。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防濺管(11)上端部的管壁擴口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5)采用不銹鋼材質,所述防濺管(11)、放樣室(12)、連接管(13)和底蓋(14)采用PVC材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室(21),推土柄(22),固定底蓋(23)和手柄(24)均為不銹鋼材質。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固定室(21)沿上沿內側固設一圈厚1.8~2.2mm高4.8~5.2mm不銹鋼圓管。
8.采用如權利要求1-7中所述裝置測定鈹-7活度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研究特定時段侵蝕發生之前,將放樣室(12)垂直打入研究區,取5?cm左右土柱,將土壤剖面底部削平;
2)在底蓋(14)底上鋪一張大小合適的濾紙,套在放樣室(12)土壤剖面底部,然后將防濺管(11)和放樣室(12)用連接管(13)套在一起,再把支架(15)套在底蓋(14)下;
3)經過一次或者多次侵蝕性降雨后,將放樣室(12)連同底蓋(14)放入冰柜冷凍3個小時以上;
4)冷凍結束后,將放樣室(12)從底蓋(14)中取出,量取土柱的總深度;
5)將土柱連同放樣室(12)一起放入切片裝置(200)的固定室(21)內固定好;
6)旋轉手柄(24)調整土柱位置,使土柱表面與放樣室上沿齊平后,再旋轉手柄(24),使得土柱突出一部分;根據分層厚度需要確定手柄(24)旋轉圈數;
7)用電動薄片鋸緊貼切片裝置(200)上沿將土層薄片切割取下;繼續旋轉手柄(24),確定所選厚度,切割樣品,直到切完所需分層土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師范大學,未經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272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