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布朗葡萄藻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70140.1 | 申請日: | 2012-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17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傳紅;吳洪;尹順吉;馬建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12 | 分類號: | C12N1/12;C12P5/00;C12P7/64;C02F3/32;B01D53/84;C12P23/00;A23K1/16;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孫征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布朗 葡萄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工程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布朗葡萄藻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化石能源的短缺和其帶來的環境問題,尋找新型可替代能源勢在必行,微藻具有生物量大、生長周期短及含油脂類物質高等特點,在CO2減排和生物燃料利用上都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目前利用微藻生產生物柴油主要有兩種研發思路,一種是利用微藻合成的脂肪酸通過酯化生產生物燃料,因大多數微藻通過脂肪酸合成途徑可積累大量油脂,目前開展的微藻能源研究大多采用此類研發思路來研發微藻生物燃料;另一種是利用微藻合成的烴類物質生產生物柴油,因烴類物質與石油性質相似,故可代替石油生產新的可再生能源。迄今所發現具有產烴能力的藻類有葡萄藻、鹽藻、小球藻、小環藻、灰色念珠藻、倒囊藻、網翼藻等,但產烴量最高、最有希望成為工業藻種的還是葡萄藻,故葡萄藻的研究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
葡萄藻又名叢粒藻,屬綠藻門、四胞藻綱、葡萄藻科、葡萄藻屬,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淡水或微咸水綠藻。烴性質也因藻株有所區別,基于合成烴的性質,可將葡萄藻分為三個化學種:A、B和L。A品系主要產奇數碳直鏈二烯烴和三烯烴,最高含烴量達到細胞干重的61%;B品系主要產三萜類烴,由類異戊二烯單位構成,被稱為“葡萄烴”和甲基化三十碳六烯(鯊烯),其含烴量為細胞干重的27%~86%;L品系主要產存在苯環或雜環的四萜類烯烴,其含烴量為細胞干重的2%~8%。葡萄藻的含烴量大大高于其它微生物的含烴量,但其生長緩慢,室外養殖容易污染,很難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因此具有高生長速度的優良葡萄藻藻種的獲得是葡萄藻工業應用的關鍵環節。
葛亞明等在標題為“Growth?characteristics?of?Botryococcus?braunii?765under?high?CO2?concentration?in?photobioreactor”的文獻中用Botryococcus?braunii?765藻株在BG11培養基中,持續光照和20%CO2濃度下,培養第25天時,達到的最大生物量為2.31g/L,總烴含量最高僅為24.45%。
現有技術中的葡萄藻具有生長速度慢、生物量低、總烴含量低等缺點,限制了其在產業化中的應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一方面,本發明通過自然界藻種分離純化及篩選,提供了一株性能良好的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braunii)ENN41藻株,該藻株已于2011年8月17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No.5149。
本發明提供的藻株布朗葡萄藻ENN41的18S序列(SEQ?ID?NO:1)如序列1所示。
序列1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新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701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香檳酒味蛋糕
- 下一篇:一種仙人掌營養保健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