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8726.4 | 申請日: | 2012-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6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若鵬;季春霖;岳玉濤;林云燕;李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5/00 | 分類號: | H01Q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34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超材料片層,每一超材料片層包括基板及排布在基板上的多個人造微結構,所述基板由苯并環丁烯樹脂材料制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結構為金屬微結構,所述金屬微結構由一條或多條金屬線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線為銅線、銀線或者鋁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微結構為平面雪花狀的金屬微結構,所述金屬微結構具有相互垂直平分的第一金屬線及第二金屬線,所述第一金屬線與第二金屬線的長度相同,所述第一金屬線兩端連接有相同長度的兩個第一金屬分支,所述第一金屬線兩端連接在兩個第一金屬分支的中點上,所述第二金屬線兩端連接有相同長度的兩個第二金屬分支,所述第二金屬線兩端連接在兩個第二金屬分支的中點上,所述第一金屬分支與第二金屬分支的長度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雪花狀的金屬微結構的每個第一金屬分支及每個第二金屬分支的兩端還連接有完全相同的第三金屬分支,相應的第三金屬分支的中點分別與第一金屬分支及第二金屬分支的端點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雪花狀的金屬微結構的第一金屬線與第二金屬線均設置有兩個彎折部,所述平面雪花狀的金屬微結構繞第一金屬線與第二金屬線的交點在金屬微結構所處平面內向任意方向旋轉90度的圖形都與原圖重合。
7.一種超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制備苯并環丁烯基板;
S2、在所述苯并環丁烯基板上覆銅膜;
S3、在銅膜上蝕刻得到特定幾何圖案的多個人造微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超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的具體流程如下:
首先,將苯并環丁烯樹脂放置在模具上熱壓成型,熱壓溫度為200-300℃,熱壓壓力為30-80MPa,保壓時間視熱壓溫度而變化;熱壓溫度為200-250℃時,保壓1-5.5h;熱壓溫度為250-270℃時,保壓20-80min,熱壓溫度為270-300℃,保壓5-40min;
然后,將模具移除至冷壓設備上,冷壓壓力與熱壓壓力保持一致,自然冷卻至室溫后脫模,得到苯并環丁烯基板。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超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的具體流程如下:
苯并環丁烯基板前處理;將步驟S1得到的苯并環丁烯基板進行噴砂處理,噴砂使用的砂子為樹脂砂、石英砂、陶瓷砂、鋼砂、銅砂、鐵砂、碳化硅砂或剛玉砂,目數為40-250目,壓力為1kg/cm2-10kg/cm2;
在并環丁烯基板的其中一個表面上涂覆熱熔膠,將銅膜置于熱熔膠之上,利用熱壓機將銅膜與并環丁烯基板壓合在一起,熱壓過程中,熱壓溫度為90-185℃,熱壓壓力為8-18kg/cm2,熱壓時間為30-90min,真空度在25mbar以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超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銅膜的厚度為0.005-0.1mm,熱熔膠的厚度為0.01-0.2mm,所述苯并環丁烯基板的厚度為0.1-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872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繞線盤
- 下一篇:一種復合多層膜紅外吸收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