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腦膜瘤術后復發的中藥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8673.6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3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文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文斌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25/00;A61P35/0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文***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腦膜 術后 復發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腦膜瘤術后復發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腦膜瘤依據生長位置及生長特點,腦膜瘤切除需要把周邊的腦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徹底的治愈,不再復發,但對于顱底以及腦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約50%無法全切,為了避免手術后功能損害,即使為全切術,在原發部位仍會有腫瘤殘存,所以很難根治,復發率很高,復發后采用對癥治療只能暫時緩解癥狀,術后復發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很大壓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上的不足,提供療效好、緩解率高,成本低且毒副作用少的一種治療腦膜瘤術后復發的中藥組合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治療腦膜瘤術后復發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藥的原料藥組成為:乳香6~9g、沒藥6~8g、僵蠶3~6g、石見穿6~10g、莪術6~10g、山慈菇3~6g、川芎6~8g、丹參6~8g、白芷4~6g、赤芍6~8g、雞血藤4~6g、半枝蓮3~6g、夏枯草3~6g、厚樸4~6g、薏苡仁4~6g、黨參6~8g、當歸4~6g、茯苓4~6g、澤瀉4~6g、甘草4~6g。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活血祛瘀、扶正固本,軟堅散結、利水消腫。臨床常根據不同證型辨證施治。
本發明中藥中的乳香味辛、苦,性溫。功能主治: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珍珠囊》:定諸經之痛。現代藥理研究,沒藥的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腫定痛。孕婦忌服。僵蠶味咸,辛,性平。歸肝,肺,胃經。熄風止痙,袪風通絡止痛,化痰散結,對腦瘤有效。石見穿、味辛、苦,性微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熱利濕、散結消腫。莪術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功能主治:破血行氣止痛。現代研究,抗腫瘤、抗菌、升白細胞……。山慈菇味甘、微辛,性涼。歸肝、脾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用于癰腫疔毒,瘰疬痰核。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功能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丹參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功能主治: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綱目》:主骨痛,大風,癰腫。白芷性溫,味辛。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牙痛、鼻淵。現代研究,解痙作用:所含的佛手柑內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乙對兔回腸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歸肝經。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現代研究,具有鎮痛、鎮靜、抗痙攣、抗血栓形成作用。雞血藤味苦、甘,性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通絡。用于月經不調,血虛萎黃,麻木癱瘓,風濕痹痛。現代藥理研究,具有擴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癌的作用。飲片新參》: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治暑痧,風血痹癥。半枝蓮味辛、苦,寒。歸肺、肝、腎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瘀利尿。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功能主治:清肝、散結、利尿。厚樸味苦、性辛,性溫。功能主治: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現代研究,黨參含多種糖類、酚類、甾醇、揮發油、黃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堿,具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當歸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現代研究。有增強免疫、抗抗血栓、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澤瀉味甘;淡;性寒。功效主治:利水滲濕;泄熱通淋。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功效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以上諸藥相配,治療該病,相得益彰。
本發明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水煎服。本發明經臨床驗證:緩解率在70%以上,毒副作用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病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一種治療腦膜瘤術后復發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藥的原料藥組成為:乳香6~9g、沒藥6~8g、僵蠶3~6g、石見穿6~10g、莪術6~10g、山慈菇3~6g、川芎6~8g、丹參6~8g、白芷4~6g、赤芍6~8g、雞血藤4~6g、半枝蓮3~6g、夏枯草3~6g、厚樸4~6g、薏苡仁4~6g、黨參6~8g、當歸4~6g、茯苓4~6g、澤瀉4~6g、甘草4~6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文斌,未經郭文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867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