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煤焦油加氫脫金屬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8277.3 | 申請日: | 2012-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4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項裕橋;王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市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7/19 | 分類號: | B01J27/19;B01J27/188;C10G4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煤焦油 加氫 金屬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煤焦油加氫脫金屬的催化劑,由氧化鋁載體以及VIB族金屬元素和/或VIIIB族金屬元素的活性組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中有改性劑磷和鈦,并在所述催化劑中有一種或多種以I?A族和IIA族金屬元素配制而成的助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焦油加氫脫金屬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劑中磷在載體中占重量百分比0.1%~5%,所述鈦在載體中占重量百分比0.01%~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煤焦油加氫脫金屬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由VIB族金屬元素和VIIIB族金屬元素組成時,VIB族金屬元素在活性組分中占重量百分比1%~40%,VIIIB族金屬元素在活性組分中占重量百分比0.1%~1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煤焦油加氫脫金屬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由VIB族金屬元素和VIIIB族金屬元素組成時,其組合為:Mo、Ni組合或Mo、Co組合或W、Ni組合或W、Mo、Ni、Co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煤焦油加氫脫金屬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I?A族金屬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占0.01%~8%,所述II?A族金屬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占0.001%~1%。
6.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煤焦油加氫脫金屬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一、取計算量的擬薄水鋁石粉末,加入含磷化合物、含鈦化合物、水、擴孔劑及助擠劑,混捏成可塑物后成型,將成型后的混合物在80~150℃的溫度中放置4~12小時,然后在300~1000℃溫度中焙燒2~8小時,制成載體;
二、將計算量的鉬鹽與鎳鹽組合或鉬鹽與鈷鹽的組合或鎢鹽與鎳鹽的組合或鎢鹽與鉬鹽、鎳鹽、鈷鹽組合中的金屬鹽配置成水溶液,用浸漬法向載體上負載活性組分,在常溫下浸漬2~24小時,然后在80~150℃放置4~12小時,再在300~1000℃焙燒2~8小時,制成催化劑半成品;
三、將計算量的I?A和II?A金屬的硝酸鹽配置成水溶液,將催化劑半成品在I?A和II?A金屬的硝酸鹽溶液中浸漬2~24小時,然后在80~150℃的溫度中烘4~12小時,再在300~1000℃的溫度焙燒2~8小時,即制成催化劑成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磷化合物為磷酸、亞磷酸、磷酸二氫銨、磷酸氫二銨、磷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鈦化合物為二氧化鈦。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孔劑為炭黑或淀粉。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擠劑為田青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市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市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827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