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臂機器人基于Kinect的人機交互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7315.3 | 申請日: | 2012-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48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平;杜廣龍;李澤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16 | 分類號: | B25J9/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臂 機器人 基于 kinect 人機交互 方法 | ||
1.一種雙臂機器人基于Kinect的人機交互方法,其中,Kinect為3D體感攝影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3D體感攝影機對操作者的手臂建立坐標系;
S2、通過計算機對操作者的手臂圖像進行骨架提取;
S3、通過包含了手臂的圖像分析確定食指和拇指的位置;
S4、使用臨界阻尼振動模型解決突變問題;
S5、使用過阻尼振動模型進行抖動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臂機器人基于Kinect的人機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包括:
S11、首先建立基本坐標系,標定食指尖,拇指尖,食指尖和拇指尖之間的部位還有上手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臂機器人基于Kinect的無標記人機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包括以下步驟:
S21、使用Kinect獲取深度圖像,對深度圖像進行骨架提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臂機器人基于Kinect的人機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包括以下步驟:
S31、設操作者的手臂映射點為P,其中,不同的部位標注為P1~?PN;首先建立手掌包圍盒:先連接P4與P5得到連線P45;然后以P5為底面中心點,連線P45為中心軸;建立一個長為L,寬為W,高為H的手掌包圍盒B;通過統計發現,該手掌包圍盒B若要將手掌包圍其中;?L,W和H只的取值如下:
??(1);其中,為線段P45的長度;
S32、對手掌包圍盒B中的所有點B’,計算其到P5之間的距離,則B2點為包圍盒B中離P5最遠的點:
(2);
S33、連接P5與B2得到連線PB,對于包圍盒B中的所有點B’,計算其到連線PB的距離,則B1點為包圍盒B中離連線PB最遠的點:
(3);
S34、選取胳膊人體手臂關節點作為參考點,在左胳膊點上建立左參考系,,,在右胳膊點上建立右參考系,?,;
則P8相對于左參考系,,的坐標為:(4);
P5相對于右參考系,?,的坐標為:(5);
S35、左手到左機器人運動空間映射點的計算;右手到右機器人運動空間映射點的計算;
其中,設左手相對于左肩膀的運動空間為:?,,;左機器人的運動空間為:,,;則左手到左機器人運動空間映射點為:
???(6);
其中,設右手相對于右肩膀的運動空間為:,,,右機器人的運動空間為:,,;則右手到右機器人運動空間映射點為:
(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臂機器人基于Kinect的人機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包括以下步驟:
S41、在手臂映射點P與機器人末端E之間虛擬彈性力F,并虛擬機械手末端質量為M;手臂映射點P位置并不是直接等同于機械手末端E,而是通過彈性力F來拉攏;其中,手臂映射點P作為驅動源,機械手末端E作為被驅動對象,彈性力F作用于機械手末端E上使得機械手末端E趨向手臂映射點P;彈性力F滿足以下關系:
(8);
其中,k為胡克系數,為彈性力F的作用范圍半徑,D為手臂映射點與機器人末端E的距離;當手臂映射點與機器人末端的距離超過時,則機械手末端不再受到彈性力F牽引;故當出現人體手臂人體手臂關節點提取失敗或錯誤的時候,人體手臂關節點前后位置出現突變,導致手臂映射點P也發生突變現象;此時,手臂映射點P與機械手末端E的距離必定大于,彈性力F為0,則機械手末端E不再受手臂映射點P牽引,從而過濾了人體手臂關節點提取失敗或錯誤帶來的突變影響;
S42、若彈性力F為0時,機械手末端E繼續運動,則會導致系統不可控;為防止上述情況,在機械手末端E虛擬阻力μ,阻力μ滿足如下關系:
??(9);其中,為阻尼系數,;
當機械手末端E與手臂映射點P的距離小于時,阻力μ與兩點的相對速度v成正比;v為0時,機械手末端E停止靠近手臂映射點P;當機械手末端E與手臂映射點P的距離大于時,阻力為無窮大,機械手末端馬上停止運動;則此時的動力學方程為:
(10);其中,;
S43、設,采樣時間為;為了讓機械手末端E在每個采樣時間內達到手臂映射點P,則令,此時距離函數為:
(10);
其中,,為積分常數,此時機械手末端E不會做周期運動,在一個采樣時間內回到平衡位置,即手臂映射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731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稀土生產工藝中的酸溶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臥式有機好氧生物發酵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