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5168.6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8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毅凡;林詩堯;鄭杰仁;陳柏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F21S8/00;F21V7/00;F21V8/00;F21V17/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及其 背光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電子、資訊工業的迅速發展,其相關的產品也日益精密。就目前個人電腦領域觀之,除了尋求更高速、運算能力更強的計算功能的運算單元和各式各樣周邊設備的配合來滿足使用者需求外,針對輕薄短小的可攜式電腦也為業界發展的重點領域。以液晶顯示器為例,其具有高畫質、體積小、重量輕、低電壓驅動、低消耗功率及應用范圍廣等優點,故廣泛地應用于可攜式電視、移動電話、攝錄放影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顯示器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中,成為顯示器的主流。
隨著科技的精進,此種液晶顯示器受到更進一步的薄型化要求。為滿足這項要求,也有考量直接將液晶顯示器內部各元件盡可能做的更薄。舉例來說,采用薄型的玻璃基板(厚度未達0.5mm)進行制造液晶顯示器。
然而,上述作法除了會使液晶顯示器因其本身重量因素而易導致基板撓曲等問題之外,在搬運上也有所困難,因而成為降低制造良率的原因。此外,以此種基板構成的顯示裝置在遇到不預期的沖擊時,也會造成端部破裂、缺口或發生基板整體斷裂的情形。雖也有考量使用樹脂制的薄膜來代替玻璃基板的方案,然因受限于成膜溫度等的限制,實用上并不可行。
另一方面,也有針對構成液晶顯示器其中的一片基板進行蝕刻而削薄厚度的制造方法。根據此制造方法,其中一片基板利用蝕刻形成約0.1~0.2mm的薄層,另一片基板維持約0.3~1.1mm的厚度,則基板的強度增高,且液晶顯示器也具有足夠的強度。然而,以此種制造方法制造而成的液晶顯示器,仍舊無法滿足市場所要求的薄型化、輕量化程度。并且,此種制造方法也會增加加工、成型成本。
因此,發展出可在不降低顯示裝置本身的結構強度的前提下達到薄化顯示裝置的技術,是此業界必須刻不容緩投入探討與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一技術樣態是一種顯示裝置,其是將顯示裝置的背板與背光模塊的反射片設計在同一層,如此即可使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減去反射片的厚度,進而達到薄化的效果。并且,為了要支撐背光模塊的導光板,導光板下方必須要有背板的支撐,因此本發明的背板設計有局部朝向導光板延伸的支撐結構,進而滿足支撐導光板的需求。另外,于發光源的發光面前方區域的下方維持具有反射片的設計,使背光模塊的整體亮度滿足所須達到的發光水準,進一步言,本發明的反射片具有局部朝向發光源延伸的光反射部位,為一種提高光利用率的設計。再者,本發明還設計使背板與反射片相互卡合的側邊呈非一直線的邊界,除了可加強兩者之間的卡合強度之外,也可使反射片不易發生下垂的現象。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的顯示裝置包含面板模塊以及背光模塊。背光模塊設置于面板模塊下方。背光模塊包含背板、導光板以及反射片。導光板的邊緣受背板承載。反射片設置于導光板下。反射片的邊緣與背板的邊緣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卡合接縫,并且卡合接縫大體上呈鋸齒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背板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朝向反射片延伸,用以承載導光板的邊緣,并適于水平且未重疊地卡合反射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反射片進一步包含多個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朝向背板延伸,并適于與第一延伸部水平且未重疊地形成卡合接縫。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多個發光源。每一發光源皆設置于背板上,并大體上正對對應的第二延伸部且不位于相鄰兩第一延伸部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發光源皆具有發光面。并且,每一發光面皆位于對應的第二延伸部上方,并抵靠導光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延伸部的水平寬度皆大于對應的發光面的水平寬度。并且,每一第二延伸部的水平寬度朝向遠離對應的發光面的方向漸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延伸部與每一第二延伸部大體上呈梯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發光源皆具有發光面。并且,每一發光面皆恰好鄰接對應的第二延伸部的邊緣,并抵靠導光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延伸部交錯地卡合于相鄰兩第二延伸部之間,或每一第二延伸部交錯地卡合于相鄰兩第一延伸部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延伸部與每一第二延伸部大體上呈矩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延伸部與第二延伸部形成卡合區域。卡合區域包含卡合接縫,并且背板與反射片于卡合區域內大體上同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51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