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刹▽г?負載混合耦合濾波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4940.2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0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自強;徐從玉;徐美娟;夏紅;廖家軒;尉旭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P1/205 | 分類號: | H01P1/2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溫利平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模 集成 波導 負載 混合 耦合 濾波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波毫米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刹▽Щ旌像詈蠟V波器。
背景技術
微波濾波器是通信系統和無線系統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其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質量。傳統的金屬波導濾波器具有Q值高、損耗低、選擇性好等優點,但其體積大、成本高、加工難度大,且與有源電路難以集成。基片集成波導技術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種可以集成于介質基片中的具有低插損、低輻射等特性的新型波導結構,基片集成波導濾波器不但具有傳統金屬波導濾波器近似的性能,而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于集成等優點。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導致頻譜資源越來越緊張,因而對濾波器的各項性能尤其是帶外選擇特性和體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濾波器高選擇性的常用方法是增加濾波器的級數,從而產生更多的傳輸零點以增加阻帶的陡峭度,提高帶外選擇性。但該方法會導致濾波器體積增大,同時損耗也隨之變高,直接影響了系統整體的選擇性、噪聲系數、增益和靈敏度等指標。
傳統的單腔雙模濾波器,只能產生一個傳輸零點,如需提高濾波器帶外選擇特性,只能通過級聯諧振腔的形式來產生更多的傳輸零點,這樣同樣會增加了濾波器的損耗、體積和重量,影響了系統的噪聲系數、增益和靈敏度等整體指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傳統的單腔雙模濾波器只能產生一個傳輸零點從而造成帶外選擇特性不高的問題,提出了雙?;刹▽г?負載混合耦合濾波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雙模基片集成波導源/負載混合耦合濾波器,包括介質基片、第一金屬層、第二金屬層和金屬化通孔陣列,所述第一金屬層和第二金屬層分別貼附于介質基片的上下表面,金屬化通孔陣列貫穿介質基片、第一金屬層和第二金屬層并圍成腔體,在所述腔體中心下部相對的兩端具有兩處開口,所述開口處分別向腔體外引出呈共面微帶傳輸線狀的兩組電流探針,所述兩組電流探針作為濾波器的第一輸入輸出端和第二輸入輸出端,所述第一輸入輸出端和第二輸入輸出端偏離腔體中心一定距離用以產生耦合的雙模,在第一輸入輸出端和第二輸入輸出端之間的中間位置,設置有設有叉指結構,所述叉指結構采用S形結構。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相對于傳統雙?;刹▽V波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具有帶外選擇性高的優點,本發明的腔體雙模模式下,引入S形的叉指結構,激發源負載之間產生混合耦合,有效的增加兩條信號傳輸路徑,使本發明可獲得三個傳輸零點,有效的提高了濾波器的帶外選擇性。
2.本發明具有零點的位置靈活調整的特點。通過控制源負載混合耦合部分,即輸入/輸出端的位置以及叉指結構的尺寸,可以根據需求,靈活調整三個零點的位置,更適合實際微波電路應用的要求。
3.本發明具有體積小、損耗低的優點。本發明僅使用一個諧振腔體,利用混合交叉耦合及雙模耦合理論,就能實現與傳統基片集成波導濾波器級級聯才能產生的選擇性,因而在體積、損耗方面,相比于傳統的基片集成波導濾波器更具優勢。
4.本發明具有可級聯性,即可與傳統的印制板工藝兼容,也可利用低溫共燒陶瓷工藝的三維特性,實現多級腔體的三維級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平面結構的幾何參數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傳輸特性圖。
附圖標記說明:介質基片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雙?;刹▽г?負載混合耦合濾波器,包括介質基片11、第一金屬層41、第二金屬層42和金屬化通孔陣列51,所述第一金屬層41和第二金屬層42分別貼附于介質基片11的上下表面,金屬化通孔陣列51貫穿介質基片11、第一金屬層41和第二金屬層42并圍成腔體5,在所述腔體5中心下部相對的兩端具有兩處開口(本發明中腔體中金屬化通孔陣列不連貫的地方被視為開口),所述開口處分別向腔體5外引出呈共面微帶傳輸線狀的兩組電流探針32,所述兩組電流探針32作為濾波器的第一輸入輸出端21和第二輸入輸出端22,所述第一輸入輸出端21和第二輸入輸出端22偏離腔體5中心一定距離用以產生耦合的雙模,在第一輸入輸出端21和第二輸入輸出端22之間的中間位置,設置有設有叉指結構31,所述叉指結構31采用S形結構,引入源/負載間的電耦合路徑和磁耦合路徑(所謂的源/負載混合耦合),有效增加濾波器的電磁能量傳輸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49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網狀加強復合發泡水泥板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充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