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云公共服務平臺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4370.7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3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唐舜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華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郭華俊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公共 服務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云公共服務平臺。
背景技術
云計算(Cloud?Computing)是繼1980年代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服務器的大轉變之后的又一種巨變,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用戶不再需要了解“云”中基礎設施的細節,不必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也無需直接進行控制。云計算描述了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的IT服務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而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其實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因為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典型的云計算提供商往往提供通用的網絡業務應用,可以通過瀏覽器等軟件或者其他Web服務來訪問,而軟件和數據都存儲在服務器上。云計算的關鍵要素還包括個性化的用戶體驗。
互聯網上的云計算服務特征和自然界的云、水循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云是一個相當貼切的比喻。通常云計算服務應該具備以下幾條特征:(1)基于虛擬化技術快速部署資源或獲得服務;(2)實現動態的、可伸縮的擴展;(3)按需求提供資源、按使用量付費;(4)通過互聯網提供、面向海量信息處理;(5)用戶可以方便地參與;(6)形態靈活,聚散自如;(7)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8)降低了用戶對于IT專業知識的依賴。
云計算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云計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通過瀏覽器訪問的、在線商業應用,軟件和數據可存儲在數據中心。
云計算的產業三級分層:云軟件、云平臺、云設備。
云軟件:Software?as?a?Service(SaaS)
軟件既服務是一個軟件分布式模型,服務提供商提供應用程序,而客戶通過Internet網絡使用這些應用程序。
云平臺:Platform?as?a?Service(PaaS)
平臺既服務是一種通過Internet出租硬件、操作系統和網絡的一種方法;這個服務交互模型允許客戶租借虛擬化的服務器、運行現有的應用程序、開發和測試新的應用程序的服務。
云設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
將基礎設備(如存儲、硬件、服務器、數據庫、網絡設備等)整合起來,像旅館一樣,分隔成不同的房間供企業租用。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關于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既平云臺(PaaS),還沒有成熟的技術。目前關于PaaS的實現方案沒有統一的標準。由于PaaS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化的要求,不能有效的促進產業的發展和信息化建設。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避免上述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一種分層、分模塊的架構實現云公共服務平臺,使云服務平臺的公共化、加快的產業的開發。
本發明提供了云公共服務平臺。
云公共服務平臺,其結構特點是,包括管理層、業務層、服務層、監控層、虛擬化計算機系統層和基礎設施服務層;
所述管理層,在完成業務的管理的同時通過監控信息調度相關資源實現云計算,用于實現業務管理、服務器管理、資源的調度;
所述業務層,是提供某一具體業務處理的功能單元,用于通過組合服務層提供的服務和特殊的業務需求,實現不同的實際應用;
所述服務層,是利用虛擬機實現某一類業務的公共處理,用于將相同業務的公共部分和不同業務的公共部分進行規范化、標準化;
所述監控層,是指完成對計算機系統的監控,包括虛擬的計算機系統和物理的計算機系統的監控;
所述虛擬化計算機系統層,是在物理計算系統上,通過虛擬化軟件提供虛擬的計算機系統;
所述基礎設施服務層,是指參與云計算的相關物理資源。
本發明的云公共服務平臺的特點也在于:
所述監控層包括監控管理系統、虛擬機監控器和服務器監控器;所述監控管理系統,用于負責收集監控信息,并根據監控信息發出控制請求;所述虛擬機監控器,負責虛擬機內的資源監控,并將監控信息傳遞到監控管理系統;所述服務器監控器,負責物理計算資源的監控,并將監控信息傳遞到監控管理系統,并根據控制請求,完成對應控制處理。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體現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華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華云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437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烯烴功能母料生產系統
- 下一篇:便攜式自動化設備維修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