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鍵盤折疊按鍵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3820.0 | 申請日: | 2012-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93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姜福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福文 |
| 主分類號: | G06F3/02 | 分類號: | G06F3/02;H01H13/705;H01H13/8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41 遼寧省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鍵盤 折疊 按鍵 方法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機的鍵盤,特別涉及一種鍵盤折疊按鍵的方法。
背景技術:隨著科技發展,鍵盤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在臺式機電腦、筆記本電腦使用,平板電腦、手機、PDA等設備也需要鍵盤作為輸入設備予以使用,鍵盤從機械式到觸摸式,鍵盤便攜化要求日益迫切,而采取跟本技術相近的共知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授權公告號?CN200966090Y公開了一種手機內置或外掛展開開放式鍵盤。該鍵盤為機體和后蓋之間設置有連接件和展開式鍵盤及按鍵,機體內設有導軌槽與連接件的兩邊設置的凸塊相配合連接,后蓋上端與機體為鉸鏈連接,下端與機體扣壓一起的,連接件靠下部中間兩邊各設置有萬向接頭與展開式鍵盤及按鍵角的球凹相配合連接。
授權公告號CN1430134A公開了一種伸縮式鍵盤。包括按鍵底座,右軌道架,主按鍵組,右軌道支架可左右滑動地設置在鍵盤底座上,右軌道架具有第一滑槽,其左端點高于該第一滑槽右端點。右按鍵組可滑動地連接于右軌道架上,當右按鍵組向右方移動時,可帶動右軌道架向右方移至一右展開位置,當右按鍵組向左方移動時,可帶動右軌道架向左方移至一右收疊位置。主按鍵組右側具有一主按鍵組右滑桿,其可滑動地連接與第一滑槽中。當右軌道架移動至右展開位置時,則主按鍵右滑桿滑動至第一滑槽左端點,如此地使主按鍵右端收疊位置時,主按鍵組右滑桿滑動至第一滑槽右端點,使主按鍵組右端下降而低于右按鍵組。
以上發明存在設計缺陷:
公告號?CN200966090Y的一種手機內置或外掛展開開放式鍵盤,具有跟機體一體連接,鍵盤按鍵小而擁擠,操作起來極其不方便。
公告號?CN1430134A的一種伸縮式鍵盤。結構復雜,按鍵全尺寸折疊起來面積較大,不方便攜帶。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鍵盤折疊按鍵的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鍵盤折疊按鍵的方法,英文26個字母按鍵按照標準鍵盤順序排列,橫向排列多對按鍵,每對按鍵沿著按鍵下伸縮組件收縮并同方向折疊,相鄰兩對按鍵折疊后,兩對按鍵之間形成插槽,該插槽與縱向相鄰插槽交錯排列,折疊的按鍵插入縱向相鄰按鍵插槽內。具體地
具體地所述鍵盤上多對折疊按鍵排列3行至5行。
更具體地所述鍵盤上多對折疊按鍵排列3行至4行。
具體地所述伸縮組件在同行多對可折疊按鍵組件底端。
更具體地所述伸縮組件為伸縮軸或伸縮滑軌或彈性膜組件。
具體地所述同行可折疊按鍵底部設有一個至兩個橫向可伸縮軸或滑軌。
具體地所述伸縮軸兩側邊緣有推拉組件。
具體地所述可伸縮軸或滑軌有等距離拉伸或收縮的限位組件。
具體地所述可折疊按鍵的電路觸發開關與按鍵鍵體一體可折疊。
更具體地所述每對按鍵同方向折疊為同方向向上折疊或同方向向下折疊。
具體地所述按鍵插槽底部設有彈性可伸縮組件。
具體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采取本發明的按鍵折疊方法,能夠使鍵盤達到立體縮小,方便了攜帶。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鍵盤展開的俯視圖
圖2鍵盤同行按鍵折疊后的示意圖
圖3鍵盤按鍵折疊后插入插槽的示意圖
圖4鍵盤縱向展開的側視圖
圖5鍵盤縱向按鍵折疊后的側視圖
圖6鍵盤縱向按鍵組折疊后插入插槽的側視圖
圖7鍵盤橫向剖視圖
圖8鍵盤底座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26個英文字母按鍵按照標準鍵盤布局排列。鍵盤底座110有按鍵拉伸把手101,按鍵拉伸把手101起到為壓縮按鍵向上折疊或已折疊拉伸的按鍵起到拉開的作用。第一行橫向排列按鍵102,第二行橫向排列按鍵103,第三行橫行排列按鍵104。本實施例每行橫向布局有6對相鄰按鍵,如第一行按鍵102一對按鍵的字母[U]按鍵105和字母[I]按鍵106相鄰,字母[U]按鍵105和字母[I]按鍵106可同時向上可折疊,字母[O]按鍵108和字母[P]按鍵109相鄰,字母[O]按鍵108和字母[P]按鍵109可同時向上可折疊,兩對按鍵之間的距離預留了按鍵插槽107。本實施例鍵盤僅以26個英文字母予以標注,其他按鍵可根據具體情況予以定義,本實施例不詳細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福文,未經姜福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3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集電裝置
- 下一篇:光伏支架T型軌道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