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重遙控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3708.7 | 申請日: | 2012-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0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管存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管存忠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3400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重 遙控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遙控器,特別是涉及紅外發射管和藍牙芯片的一種雙重遙控器。
背景技術
遙控器是一種無線發射裝置,通過數字編碼技術,將按鍵信息進行編碼,通過紅外發射管發射編碼的紅外光波或者通過藍牙芯片發射編碼的射頻波,控制設置有紅外接收頭或者藍牙芯片接收電路的設備完成所需的操作要求;現有技術的遙控器,比如,紅外遙控器、藍牙遙控器都是單一功能的遙控器,也就是說,設置有紅外接收頭的設備要配備紅外遙控器,設置有藍牙芯片接收電路的設備要配備藍牙遙控器,二種不同的接收設備必須配備紅外和藍牙二種遙控器,使用不方便靈活,降低了應用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重遙控器,該遙控器通過單片機分別連接的藍牙芯片和紅外發射管,操作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的按鍵開關,可以控制所述藍牙芯片發射編碼的射頻波和所述紅外發射管發射編碼的紅外光波;解決了現有技術的藍牙遙控器不能發射編碼的紅外光波,紅外遙控器不能發射編碼的射頻波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重遙控器,包括,電路板、單片機、所述單片機分別連接的3V至3.6V電池、晶振、紅外發射管和至少9個按鍵開關,所述紅外發射管用于發射編碼的紅外光波,其中,還包括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的藍牙芯片,該藍牙芯片還與50Ω的發射天線連接,該藍牙芯片通過所述50Ω的發射天線發射編碼的射頻波。
優選的,所述藍牙芯片的型號為ROK101007,所述晶振為12MHz的晶體振蕩器。
優選的,所述紅外發射管還串聯了一個電阻,該電阻用于限制所述紅外發射管的電流。
優選的,所述單片機還連接了一個發光二極管,該發光二極管用于指示所述遙控器的工作狀態。
優選的,所述電池為3.6V的電池,該電池還并聯了一個0.1uF的電容器,該電容器用于減小負載電流瞬時變化引起的高頻干擾。
優選的,所述至少9個按鍵開關為與所述單片機分別連接的9個貼片按鍵開關,所述9個貼片按鍵開關用于操作控制所述紅外發射管發射編碼的紅外光波和藍牙芯片發射編碼的射頻波。
優選的,所述電路板為雙面PCB電路板。
優選的,所述單片機的型號為W79E823A。
優選的,所述單片機的型號為W79E824A。
優選的,所述單片機的型號為W79E825A。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一種雙重遙控器,該遙控器通過單片機分別連接的藍牙芯片和紅外發射管,操作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的按鍵開關,可以控制所述藍牙芯片發射編碼的射頻波和紅外發射管發射編碼的紅外光波;也就是說,操作所述雙重遙控器可以方便的控制設置有紅外接收頭的設備和設置有藍牙芯片接收電路的設備,擴大了遙控器的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雙重遙控器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所述實施例僅為提供說明與解釋之用,不能用來限制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的一種雙重遙控器,包括,雙面PCB電路板(圖未示)、型號為W79E825A的單片機1、所述單片機1分別連接的3.3V電池3、12MHz的晶振1A、紅外發射管1B和9個貼片按鍵開關1F、1G、1H、1I、1J、1K、1L、1M、1N,所述紅外發射管1B用于發射編碼的紅外光波,其中,還包括與所述單片機1連接的型號為ROK101007藍牙芯片2,該藍牙芯片2還與50Ω的發射天線(圖未示)連接,該藍牙芯片2通過所述50Ω的發射天線(圖未示)發射編碼的射頻波。
所述單片機1的第1引腳、第2引腳、第3引腳、第9引腳分別與所述藍牙芯片2的B5引腳、A5引腳、A6引腳、B6引腳連接,該藍牙芯片2的T2引腳與50Ω的發射天線(圖未示)連接,該藍牙芯片2的C2引腳、C4引腳和C6引腳共同與所述電池3的正極連接,該藍牙芯片2的B3引腳、R1引腳、R2引腳、T1引腳和T3引腳共同與所述電池3的負極連接,所述電池3并聯了一個0.1uF的電容器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管存忠,未經管存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37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核電施工模型
- 下一篇:數字化煤場汽運煤車輛卸載點管理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