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娃娃魚幼魚聯合養殖池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3193.0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3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偉;湯傳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句容市龍泉大鯢繁殖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400 江蘇省鎮江市句容***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娃娃魚 幼魚 聯合 養殖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的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娃娃魚幼魚聯合養殖池。
背景技術
娃娃魚的學名是大鯢,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表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布滿粘液。身體腹面顏色淺淡,主要產于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是中國名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娃娃魚棲息于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因此娃娃魚的養殖對水環境的要求很高。
目前娃娃魚養殖都采用水泵-管道自動給水,管道自動排水的方式,生活環境枯燥、嘈雜,水環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流動水,采用封閉式的人工水池或池塘,對水質的保持非常不利,容易滋生細菌,對娃娃魚幼魚的生長不利。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仿自然流動水的利于娃娃魚生長和移池的一種娃娃魚幼魚聯合養殖池。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種娃娃魚幼魚聯合養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包括若干個相互連通的單元池組成,所述單元池與水平面呈一定坡度,相鄰單元池之間設有柵欄門;所述每個單元池的側面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聯接一個直角彎管。
進一步說,所述單元池的坡度在10~15°。從而實現了水流從高水位向低水位流淌,一方面提供仿真的流動水,另一方面有利于帶動池內的食物殘渣和糞便,方便及時排除。
本發明在相鄰單元池之間設立柵欄門,一方面保證流動水可從單元池之間通過,另一方面可方便對娃娃魚分類、分級,方便控制和管理。將柵欄門打開,將指定娃娃魚引入對應的單元池,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由于大鯢喜陰暗潮濕的角落,尤其是娃娃魚幼魚,因此本發明在所述單元池底面兩側設有具有一定坡度的加厚層,供幼魚棲居,可更具需求選擇不同深淺的水位,而且可防止池壁擦傷皮膚。
所述相鄰單元池之間的側壁上方設有局部突起。可方便將遮光蓋蓋上單元池上方,保證陰暗環境,同時局部突起保證了足夠氧氣的供應。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一種娃娃魚幼魚聯合養殖池設計新穎獨特,為娃娃魚幼魚的生長提供了仿自然流水的良好的水環境,可及時排除食物殘渣和糞便,方便移塘管理,保證生長環境的陰暗和足夠氧氣的供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結合圖1、圖2所示,本發明的娃娃魚幼魚聯合養殖池包括若干個相互連通的單元池1組成,單元池1與水平面呈10~15°坡度,相鄰單元池1之間設有柵欄門2;每個單元池的側面設有排水口3,排水口聯接一個直角彎管4。
柵欄門2的設計,一方面保證流動水可從單元池之間通過,另一方面可方便對娃娃魚分類、分級,方便控制和管理。將柵欄門2打開,將指定娃娃魚引入對應的單元池1,操作起來非常方便。
單元池1底面兩側設有具有一定坡度的加厚層5,供幼魚棲居,娃娃魚可更具需求選擇不同深淺的水位,而且可防止池壁擦傷皮膚。
在相鄰單元池1之間的側壁上方設有局部突起6。可方便將遮光蓋蓋上單元池上方,保證陰暗環境,同時局部突起6保證了足夠氧氣的供應。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句容市龍泉大鯢繁殖中心,未經句容市龍泉大鯢繁殖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31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