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網絡服務自動發布和組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2937.7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12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迎周;許曉曼;符煒;陳麗潔;鄭梁須;朱憲庭;張衛豐;周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6F9/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葉連生 |
| 地址: | 21000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絡服務 自動 發布 組合 方法 | ||
1.一種網絡服務自動發布和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自動發布網絡服務并進行用戶需要的組合,引用哈斯凱爾這種純函數式編程語言來進行自動發布組合的編程工作,該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在使用該支援引擎時要用到一個命名為“services”的可擴展語言標識文檔進行發布,它要求java源程序必須有包定義,因此首先使用parse函數分析java源程序,得到一個哈斯凱爾中間類型即這個java文件的包定義;????
2)根據用戶提供的信息生成一個可擴展標識語言文檔配置信息,由于對源代碼進行編譯時需要使用到另一種整潔工具,而使用這個工具時,需要這樣一個可擴展語言標識文檔的工具配置文件,必須先寫出這個文檔的配置文件,配置的信息包括源文件目錄,該網絡服務核心支援引擎目錄以及要發布的java方法,特別地,在生成這個文檔之前專門定義了三個類型來進行信息的存儲,分別命名為:第一種類型ServiceInfo,??第二種類型ServicesXMLInfo,??第三種類型BuildInfo;
3)根據用戶提供的不需要發布的方法列表,并使用代碼重寫技術對源代碼進行修改,屏蔽不需要發布的方法;由于在該支援引擎中,默認發布的所有方法的關鍵字是“公開”,如果將不要被發布的方法的修飾詞修改為“非公開”,即可屏蔽掉不需要發布的方法進而達到選擇性發布方法的目的;
4)分析步驟2)中生成的可擴展標識語言文檔文件,步驟2)中專門定義的三種類型中的第一種類型是用來記錄服務相關信息的,根據該類型記錄的相關信息獲得java源代碼目錄以及發布所用的網絡服務核心支援引擎的目錄;
5)生成命名為“services”的可擴展語言標識文件,在這一步驟中,編寫了一個新的函數命名為genServicesXMLInfoFromFile?,根據這個函數來得到步驟2)中定義的三種類型中的第二種類型,這種類型記錄了生成這個標識文件所需的信息,進而根據記錄的信息來生成所需的文件,并新建META-INF目錄,將生成的文件放入到這個目錄下;
6)編譯代碼重寫技術修改過的java源代碼,在自動發布流程中,在編譯之前,定義了兩個變量來保存源文件目錄以及編譯后存放的目錄,編譯時和該支援引擎在編譯源文件的時候一樣調用編譯工具javac命令來進行編譯,只是由于javac命令有很多參數,因此在執行編譯之前,定義了一個javac的哈斯凱爾類型,用來記錄編譯時所用的參數;
7)將步驟6)中編譯后的.class文件所在目錄和步驟5中的META-INF目錄進行使用jarArchive這樣一個用來壓縮的函數來壓縮打包,生成后綴名為“.arr”的文件,并將這個文件移動到該支援引擎的目錄下,啟動互聯網應用服務器Tomcat后,即可實現服務的發布;
8)將上述7個步驟中定義的接口函數進行組合,用一個runPublishAuto函數去自動執行它們,就可以實現互聯網服務的自動發布了;
9)在互聯網服務自動發布的同時建立一個互聯網服務的集合,設置每次發布的服務自動存入該服務集合中,并給出可供用戶查看的服務的列表,該列表中包含歷次發布的服務名稱,服務的輸入輸出以及每個服務的服務質量參數;
10)當需要進行服務的組合時,需要用戶輸入已知的信息即輸入參數,接著輸入所需的輸出參數以及對該服務服務質量的需求,軟件自動調用服務列表根據其中的輸入輸出參數以及服務質量參數值來進行相應的組合配對;
11)若組合成功則再一次調用該支援引擎的自動發布功能將該服務組合發布出去,若沒有組合成功那么返回給用戶并給出原因,即無候選組合服務配對或候選的服務組合達不到用戶對服務質量的需求,若用戶需要那么給出最相近的一組服務組合相關參數數據,由用戶決定是否發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293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