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2822.8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37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凌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 | 分類號: | A61K36/73;A61P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麗 |
| 地址: | 20007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食管 反流病 藥物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及其應用,具體地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胃食管反流?。╣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胃內容物反流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癥的一種疾病,燒心和反流(反食、泛酸)是本病的特征性癥狀,主要發病機制是食管下括約肌的一過性松弛,從而導致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其中食管黏膜有組織病理學損傷改變者稱為反流性食管炎(RE),具備GERD癥狀而無內鏡下黏膜損害者稱為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美國的一項全國范圍的調查顯示GERD的患病率為14%,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40-60歲為發病的高峰年齡,男女發病無明顯差異。北京、上海兩地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食管反流癥狀發生率高達8.97%,GERD患病率為5.77%,RE發病率為1.92%,在亞太地區,約50%-70%的GERD患者表現為NERD。目前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由此發生了改變,以及臨床醫師對GERD診斷水平的提高,GERD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因而對GERD的治療已成為消化學界研究的熱點。
GERD的治療以改善癥狀、消除食管炎、降低反流損害性、增強抗反流防御機制為主要目的,常用西藥有抗酸劑、抑酸劑、促胃動力劑等,目前一致認為治療本病的一線有效藥物為抑酸劑——質子泵抑制劑(PPI)。第一代PPI(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和潘托拉唑)由于耐受性好,價格相對低廉,長期服用較為安全,仍然被普遍運用;近年不斷有新一代的PPI問世(如:雷貝拉唑,埃美拉唑等),它們的特點是起效快,抑酸強,能迅速緩解癥狀,且個體差異依從性好,但目前臨床無足夠證據說明各類PPI的療效有顯著差異。PPI治療GERD的機理是通過抑制胃酸的分泌,降低胃內容物的酸度,從而改善其反流所導致的食管炎癥或癥狀,但并未達到減少反流的目的,屬于非病因性治療,因此在臨床上存在復發率較高,需要長期用藥、治療費用高昂等缺陷。
中醫將GERD歸屬于“吞酸”、“嘔吐”、“郁證”、“反胃”、“氣噎”等范疇,病位在胃,病機關鍵為胃氣上逆,治療多以和胃降逆為主,并圍繞上述病因、病機及病理因素而辨證分型論治。治療本病常選用柴胡疏肝散,半夏瀉心湯,左金丸,旋復代赭湯,小柴胡湯,啟膈散等方劑治療。但是這些方劑的藥味數均較多,易受材料來源的限制且不便于藥物的制備。中國期刊《江蘇中醫藥》2005年第26卷第1期,刊出了《升降并舉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52例》,該治療GERD的藥物基本組成為枇杷葉15g、桔梗1g、白術9g,山梔9g,使用加減法治療,合并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黏膜糜爛,癥見胃中嘈雜,胃酸明顯者,加象貝9g、海螵蛸15g;陰虛明顯者,去白術,加山藥9g,石斛9g;濕重苔膩者,去白術,加蒼術9g,其治療GERD效果較明顯;中國期刊《遼寧中醫雜志》2010年第37卷第4期,刊出了“平調氣機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研究”,采用的是枇杷葉、桔梗、白術,隨兼證加減:有兼有肝胃郁熱加蒲公英,胃陰不足加石斛;痰濕中阻加蒼術;脾胃虛弱加淮山藥;氣滯血瘀加血蝎粉。但上述現有技術治療胃食管反流病使用的藥物組成均是4-6味藥,存在藥味數較多的缺點,而且針對GERD的不同病理因素需要在基礎方上增減藥物方可達到較好的療效,增加了診斷和治療上的困難。因此亟需一種無需辨證分型論治、療效顯著同時藥味數較少的治療GERD的藥物,但是目前關于這類藥物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
本發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藥物的用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枇杷葉6-12份,桔梗0.5-2份,白術6-12份。
所述的藥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枇杷葉8-10份,桔梗0.5-1份,白術8-10份。
所述的藥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枇杷葉9份,桔梗1份,白術9份。
所述的藥物的藥劑是膠囊、顆粒、片劑、口服液、合劑或糖漿劑。
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藥物在制備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藥物中的應用。
如上任一所述的藥物在制備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藥物中的應用。
如上任一所述的藥物在制備治療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中醫醫院,未經上海市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28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學習功能的自行車變速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冬瓜果凍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