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架子管支模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62731.4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72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董賢順;戈紅雷;馬棟;閆新超;孫憲武;郝文朝;陳龍;董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2 | 分類號: | E04G21/02;E04G13/02;E04G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架子 管支模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架子管支模方法。
背景技術
昆明“兩區”第一高級中學項目,位于昆明市尋甸縣倘甸鎮德卡村。工程為一所新建的高級中學校址,有地下室、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食堂、圖書館、報告廳、文體館等;主體結構為3~6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218畝,總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開竣工日期2011.09~2012.12月,業主要求2012.09.01日達到開學條件;工程的重難點是:建筑面積大,工期緊迫,特別是模板支立工程量大,支模材料用量大,勞動力、資金、工期問題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
傳統的工藝方法是:1)支承梁底、板底的橫木,采用100×100mm的方木,方木由頂托支承;2)梁側邊加固用的是木直撐、木斜撐;3)施工順序是先支立梁底模,然后綁梁鋼筋,之后支立梁側模、中層板底模、綁中層板鋼筋。
存在的缺點為:1)100×100mm的方木用量大,支模工藝繁瑣,構架整體性不強;2)梁側邊加固木直撐及木斜撐工藝復雜,操作空間小,極易發生漲模、漏漿現象;3)木工、鋼筋工之間穿插作業,互相干擾較大,影響施工進度,增加管理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架子管支模方法,滿足了項目設計要求,克服了傳統工藝方法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目的:
一種架子管支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測量放線:用墨斗在底板上彈出軸線、梁中線,用油漆在柱預留鋼筋上標出50線,由50線向上分別量出梁底、板底標高線;
2)支立架子桿、綁扎柱鋼筋:由下至上逐層支立架子桿,其立桿間距為0.9~1.2m,橫桿間距為1.2m,在支立架子桿的同時,利用架子桿作為施工平臺綁扎柱鋼筋;
3)支立柱模:采用交合板和木條呈立向布置支立柱模,角點咬合密貼,柱梁交結處預留接口;柱身采用絲杠、鋼管、蝴蝶扣兩方向對拉加固,間距為0.9m;鋼筋籠底部焊接鋼筋頭,控制柱模位置;
4)支立梁底模、梁側模、板底模:梁底模木條橫放,梁側模與梁底模咬合密貼,板底木條立放,板底與梁、柱交接處咬合密貼;
5)加固:梁側模高0.8~0.6m,采用兩道絲杠對拉;梁側模高0.6~0.3m,底角采用一道“步步緊”鎖定,中部設一道橫撐;梁側模高0.3m以下,底角采用一道“步步緊”鎖定;梁側模縱向加固間距為0.7~0.8m,梁底側面采用十字扣鎖定,為配合梁鋼筋綁扎,梁側模其中一側預留,待梁鋼筋綁扎完畢后合模,加固;
6)綁扎鋼筋:按照主梁、次梁、板順序,依次綁扎鋼筋;
7)質檢:對模板、鋼筋質量進行檢查,并作好檢查、驗收記錄;以及
8)澆筑砼:在上述模板、鋼筋質量檢查合格后,按施工順序連續澆筑砼,所述砼入模前需澆水濕潤,柱底部、柱梁交叉處加強振搗。
優選的,在步驟5)中,加固過程中,支架體設置斜撐。
進一步的,在步驟8)中,柱與梁板設計砼標號不一致時,需分別進料、澆搗,采用兩臺進料設備平行作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節約了大量的方木、加強了支架體系的整體性、穩定性,節省工時;
2)簡化了梁側模加固工藝,其側模封閉牢固,避免了漲模、漏漿現象;
3)簡化了管理程序,有利于成品保護,避免了兩個工種交叉作業、互相干擾、互相影響的現象,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架子管支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測量放線:按照設計圖,用墨斗在底板上彈出軸線、梁中線,用油漆在柱預留鋼筋上標出50線,由50線向上分別量出梁底、板底標高線;
2)支立架子桿、綁扎柱鋼筋:按照施工簡圖的定位,由下至上逐層支立架子桿,其立桿間距為0.9~1.2m,橫桿間距為1.2m,根據軸線及層高適當調整,注意橫桿兼做梁、板底橫梁的部位,標高要控制準確;在支立架子桿的同時,利用架子桿作為施工平臺綁扎柱鋼筋;
3)支立柱模:采用交合板和木條呈立向布置支立柱模,角點咬合密貼,柱梁交結處預留接口;柱身采用絲杠、短鋼管、蝴蝶扣兩方向對拉加固,間距為0.9m;鋼筋籠底部焊接短鋼筋頭,控制柱模位置;
4)支立梁底模、梁側模、板底模:梁底模木條橫放,梁側模與梁底模咬合密貼,板底木條立放,板底與梁、柱交接處咬合密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27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