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1719.1 | 申請日: | 2012-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56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施昱;凡正春;嵇偉;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5G65/28 | 分類號: | B65G6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 11353 | 代理人: | 王美華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跨距 耙料機 平頂 截面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主要應用于煤礦、大化肥行業用的大型耙料機,尤其涉及耙料機的門架結構。
背景技術
耙料機主要用于在散裝庫中進行堆取料作業,其主體由門架,端梁,耙臂及連臂組成,其中門架為主要承載部件。目前,大跨度耙料機使用的門架為人字型、上下等截面的箱型結構。這種結構的缺陷是:門架受力主要在端部及尖頂附近,其中安裝時門架的一邊會向外偏移造成尖頂處受力過大,嚴重時有門架倒塌的危險;其次,設計時未考慮門架受力特點,為滿足材料最大應力要求,上下等截面結構不僅造成材料的浪費,增加了門架的自重,而且增加了運行的不穩定性以及運行的能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門架受力不合理,浪費材料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不僅減輕了門架的自重,而且使得門架的結構更加合理,提高了門架的運行可靠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包括第一門梁、第二門梁、第一尾座和第二尾座;第一尾座設置在第一門梁底端,第二尾座設置在第二門梁底端;門架各部分斷面均由上蓋板、下蓋板和腹板焊接連接而成,且內壁采用角鋼焊接,所述的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還具有梯形平頂結構的門架頂部;
第一門梁和第二門梁對稱設置在門架頂部的兩個梯形腰面,且第一門梁和第二門梁頂端的尺寸分別與門架頂部的梯形腰面尺寸相配合;
下蓋板的傾角由物料的安息角確定,上蓋板與下蓋板的延長線夾角為1°-3°,第一、二門梁的截面面積從與第一、二尾座連接處到與門架頂部連接處逐漸變大。
所述的門架各部分連接都為焊接連接。
所述的第一門梁和第二門梁均具有至少兩段焊接連接而成。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蓋板與下蓋板的延長線夾角為2°。
由于門架靠近頂部處受力較大,門架下部受力減小,所述的第一門梁和第二門梁在靠近第一、二尾座一段的上蓋板和下蓋板所用的鋼板厚度為10mm,其余部分所用的鋼板厚度為12mm,從而降低門架的重量,使結構更加合理。
因要顧及物料的堆積角,所述的第一尾座和第一門梁傾斜角度相同,第二尾座和第二門梁傾斜角度相同。
本發明在門架頂部增大板材過渡角度,減小了門架在安裝時因變形而產生的局部高應力,減少了板材的厚度,節省了材料,使材料得到更合理應用,不僅減輕耙料機總體重量,而且降低了制造和運輸安裝成本,減少了耙料機運行的能耗。從而提高耙料機的運行穩定性,對安全生產有著積極意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的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的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的放大剖面圖。
圖中:1.第一尾座,2.第一門梁,3.門架頂部,4.第二門梁,5.第二尾座,6.上蓋板,7.下蓋板,8.腹板。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圖1-3為本發明的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的最佳實施例,包括第一門梁2、第二門梁4、第一尾座1和第二尾座5;第一尾座1設置在第一門梁2底端,第二尾座5設置在第二門梁4底端;門架各部分斷面均由上蓋板6、下蓋板7和腹板8焊接連接而成,且內壁采用角鋼焊接;本發明的大跨距耙料機平頂變截面門架還具有梯形平頂結構的門架頂部3;第一門梁2和第二門梁4對稱設置在門架頂部3的兩個梯形腰面,且第一門梁2和第二門梁4頂端的尺寸分別與門架頂部3的梯形腰面尺寸相配合;下蓋板7的傾角由物料的安息角確定,上蓋板6與下蓋板7的延長線夾角為2°,第一、二門梁2、4的截面面積從與第一、二尾座1、5連接處到與門架頂部3連接處逐漸變大。
門架各部分連接都為焊接連接。
第一門梁2和第二門梁4均具有兩段焊接連接而成。
由于門架靠近頂部處受力較大,門架下部受力減小,第一門梁2和第二門梁4在靠近第一、二尾座1、5一段的上蓋板6和下蓋板7所用的鋼板厚度為10mm,其余部分所用的鋼板厚度為12mm,從而降低門架的重量,使結構更加合理。
因要顧及物料的堆積角,所述的第一尾座1和第一門梁2傾斜角度相同,第二尾座5和第二門梁4傾斜角度相同。
第一尾座1及第二尾座2與其他部件焊接完成后經吊裝與端梁進行裝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17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平橡膠止水帶保護器
- 下一篇:一種新型卷板機的對料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